美國大學4類申請文書寫作方式快來看

閱讀:15050 來源:轉(zhuǎn)載
分享: 
這篇文章更貼近于真正意義的個人陳述。謹記,大學是希望通過文書來了解申請者的為人,所以這篇必須達到個人化。這一篇文章也要透露出申請者的成長和反思,并運用語言給所申院校展示你的成長。分析你的行為對自身和他人的影響,并表露出自己的批判思維能力。

文書虐我千百遍, 我待文書如初戀。申請季一到, 成千上萬的小伙伴們就開始日復一日的苦逼文書之旅。而且最變態(tài)的是, 不同大學有不同的文書題目和分類, 基本上每篇文章都要重新構思和撰寫, 簡直累覺不愛。為了解決大家的難題, 今天主頁君就帶來了文書撰寫指南, 總結(jié)了最常見的申請題型和每種題型的寫法, 供大家參考!同時在文末, 主頁君還為大家準備了免費批改文書的大福利,申請季的小伙伴一定不要錯過!

Why Essay

如果說Why Essay聽起來有些陌生,那么大學申請文書中的supplement想必經(jīng)常見了,其實這就是所謂的why essay,大致上問學生“你為什么想來我們這所學校?”“我們這里哪里吸引你?”等等。這種問題用于區(qū)分學生是否真的對這所學校有passion或者fit。要回答好這類問題,申請者必須展現(xiàn)出對學校的了解,學校文化/氛圍的認可,和對自己未來展望的認知。

第一步了解學校

通過各種渠道去了解這個學校的特色,比如大學官網(wǎng)、www.shenqing.me、usnews、Princeton review、之前的校友,或者學校的巡展活動。找出這個學校吸引你的地方,不論大小都可以。

第二步了解自己

一般情況下,當申請者寫到why essay 的時候應該已經(jīng)到了申請中期,也通過頭腦風暴或自我反思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自己。如果沒有的話,花幾分鐘時間回顧一下過往活動,起碼得知道自己的性格、學術上的長處短板在哪里。

第三步將學校吸引眼球的點縮減成特質(zhì)并聯(lián)系自己(找到自己和學校特質(zhì)間的聯(lián)系)

當申請者挖掘出那么一、兩個吸引點后,要學會透過表面看事情本質(zhì)。因為學校的特色和申請者不可能有直接關系,但是這個特色代表的意義可能和申請者自己的追求不謀而合,就會形成一個fit。

例如威斯康辛麥迪遜分校的工程學院標出他們已經(jīng)連續(xù)6年每年都出產(chǎn)超過100個專利。申請者當然不能說這100個專利和自己有什么關系,因為大部分的申請者不可能有自己的專利,而且就算有也和威斯康辛的100個專利無關。但是透過威斯康辛驕傲的標出自己100個專利出產(chǎn)可以總結(jié)出,這個學校特別專注實驗和實踐。相信“實驗”和“實踐”這兩個特色是很容易和學生自己產(chǎn)生共鳴的吧。同時,當申請者已經(jīng)把本質(zhì)挖掘到這個地步,寫出來的內(nèi)容也不會是泛泛而談的。

第四步融合和證明

證明不能只靠說的。當前三步驟做完后,就剩一篇有力度的文章去證明申請者的fit了。這里,每個申請者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習慣。

例:UC Essays

加州大學申請系統(tǒng)的兩篇文章應該是眾多申請者都會遇到的。相對于很多大學的文書來說,UC的文書問題比較直接,要求是兩篇加起來不得超過1000字,兩道題目任意分配字數(shù),但是任何一篇不得少于250字。

第一道題目:描述你來自的世界,并告訴我們你的世界如何塑造了你的夢想和追求。除非有特別的成長經(jīng)歷,否則對于一個17,18歲的學生而言,他的世界就是靠他的學校,家庭和社區(qū)塑造的。所以在這里不需要擔心寫家庭會不會很俗套,因為這是必然的。但是想提醒申請者,不要寫我的世界是中國,然后寫中國傳統(tǒng)美德:一個17歲的學生很難孤身一人地去代表整個文化、文明。

其實這道題目更加重要的是后面半句,“你的夢想和追求”。我建議申請者先去尋找自己的夢想,這個夢想可以是學術的,個人的,也可以是和社會相關的。找到夢想后去回溯起源,就可以找到世界和這個夢想的關系了。

第二道題目:描述一個自身的品質(zhì)、能力、成就、貢獻或經(jīng)歷。為什么這個經(jīng)歷對你很重要?

這篇文章更貼近于真正意義的個人陳述。謹記,大學是希望通過文書來了解申請者的為人,所以這篇必須達到個人化。這一篇文章也要透露出申請者的成長和反思,并運用語言給所申院校展示你的成長。分析你的行為對自身和他人的影響,并表露出自己的批判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