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式教學怎樣“逼瘋英國學生”

閱讀:9632 來源:轉載
分享: 
中國式的教育“逼瘋”英國學生,在BBC的紀錄片第一集當中可以看出來,但是中國式的教育如何“逼瘋”英國學生的呢?

一部關于中國教育進入英國學校的紀錄片,正掀起中英兩國有關教育的爭論。5名中國老師到英國漢普郡一所頂級公立中學對50名13~14歲的英國學生進行一個月的“中國式教學”,結果卻“水土不服”。在預告片里,老師把學生訓哭,學生也差點把老師逼瘋。這是BBC發(fā)起的一項名為“中國化的英國學校”的研究項目,并將此拍成紀錄片,8月4日已在英國播出第一集。

紀錄片第一集:屢現(xiàn)紀律沖突

紀錄片中,英國學生脫下短裙小西裝的校服,換成“寬松得像降落傘”的中式校服;做從未體驗過的早操;放棄自由時間上晚自習;教室墻壁掛上了“書山有路勤為徑”的中文書法。

關于紀律的沖突在片中屢屢出現(xiàn)。在第一節(jié)課上,學生化妝、說唱、玩iPad、打鬧。一名教授理化的中國女教師對學生說:“如果我看到你們不守紀律,我就會把你們叫出來單獨罰站。”很快,一名叫Sophie的女生因為課上講話,被請到了講臺旁。

中式體育課上,老師讓習慣了“自己玩想玩的”的英國學生測試1000米跑和800米跑,只有一半人及格。

數(shù)學教育則褒貶不一。中國教師用15分鐘講完了英國學生要學一整周的三角函數(shù)公式,讓學生直呼跟不上,但也有學生表示“中國老師講得太清楚”,一直沒搞懂的配平方,經老師講解一下就聽懂了。

參與拍攝教師:“預告片有炒作”

據了解,共有5名中國教師參與了紀錄片錄制,其中3人是有著中國教學經驗、在英國執(zhí)教的中國老師,另外2名則從中國學校“引進”,分別是南京外國語學校的英語特級教師李愛云、杭州外國語學校的80后數(shù)學教師鄒海連。

李愛云介紹說,該節(jié)目在中國海選老師是從去年10月份開始的,要求老師“具備五年以上的教學經驗、本地優(yōu)秀教師、全英文教學。”最后國內部分選擇了她和鄒海連。

鄒海連曾在浙江大學數(shù)理統(tǒng)計專業(yè)就讀,獲碩士學位,有9年教齡。

據鄒海連介紹,50名英國中學生自愿報名組成臨時班級,由5位中國老師授課,全天的作息安排和中國學校相同。而該中學的其他學生,則跟往常一樣,由校內英國老師教導。兩組學生分別在項目開始前后各進行一次數(shù)學、科學、英語、中文的測試,結果會在紀錄片中公布。由于和主辦方簽訂保密協(xié)議,他不能透露具體內容,但真實情況并非媒體報道的“水土不服”等一系列負面情況。

李愛云老師也表示,預告片將當時課堂上最混亂的場景鏡頭剪輯到了一起,“真實情況并非預告片所描述的那樣,英國學生并非懶散無紀律”。

唯一讓老師們頭痛的是課堂紀律。鄒海連分析,這和英國實行20多人的小班教學有關。“中國實驗班”有50人,課堂上多幾個人講話,教室里就會炸開鍋。另一個原因是中國式教學的學習時間偏長,英國學生不適應。實驗班要從早上七點半上到晚上七點,學生注意力無法集中那么長時間。

標簽: 教育水平 51offer編輯: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