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是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它在英國社會和高等教育系統(tǒng)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學校在心理學、生物學、法學、工程學、社會科學、經(jīng)濟、哲學等學科上均是行內(nèi)之翹楚。
在近800年的歷史中,牛津產(chǎn)生了至少來自7個國家的11位國王(6位英國國王),4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來自19個國家的53位總統(tǒng)和首相(包括25位英國首相)。
在牛津大學,每年只有一次重要的考試,安排在5月份至7月份。學生要穿著學士袍,戴著康乃馨,拿著學士帽參加考試。工程系的考試分為四天,學生第一天戴白色的康乃馨,第二、第三天戴粉紅色的康乃馨,第四天戴大紅色的康乃馨??的塑暗念伾蓽\到深變化,代表著隨著考試的進程,考生的內(nèi)心在流血,考生的身體在透支。如果學生考試成績達到First(一等)就有資格穿及膝長袍,沒達到一等學生的只能穿及腰的學士袍。
牛津大學教學上最大的特點是“導師制”。學生的導師由研究人員擔任,他們多為品學俱佳的學者,在自己的領域卓有建樹。在本科,一般是一位導師帶兩名學生,每周兩節(jié)一對二的課,其他的是大課。
“在課堂上,導師和學生往往會以問答的形式授課,導師傳授的是方法而不是結(jié)論,以此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可以隨意地和導師討論,甚至辯駁自認為導師講得不正確的地方。導師制對老師和學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學生需要進行大量的預習和充分的思考,而導師也要了解學生,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挖掘?qū)W生的學術潛能.
牛津大學每學年分為三個學期,每學期有8周,有效學習時間約為6個月,由于學制短假期長,學生自己要完成大量的課后學習任務。為了有效地學習,每天的學習和生活都要安排得很有規(guī)律。平均每天上課的時間不超過4個小時,其他時間都在圖書館或宿舍學習并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如果平時學習比較放松,考試前才熬夜復習,這樣的效果一般不會很理想。”
在牛津大學,每年只有一次重要的考試,安排在5月份至7月份。學生都必須西裝革履,披上學士袍,并戴上一朵康乃馨,拿著方帽來到考試大樓參加考試,呈現(xiàn)濃厚的經(jīng)院氣息。工程系的考試分為四天,每天考一份卷子,每次考試時間是三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