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到底有多少中國留學生?此前,哥大官方給出了這個問題的準確答案。
根據(jù)哥倫比亞大學官網(wǎng)本周剛剛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2023-2024學年,哥大共有來自全球162個國家和地區(qū)的20321名國際學生和3936位訪問學者。
其中中國留學生人數(shù)為9961人(含OPT),訪問學者578人。
中國留學生人數(shù)幾乎占所有國際生人數(shù)的50%,遠超第二名印度2357人。
哥倫比亞大學9961名中國學生是什么一個概念?
作為對比,中國諸如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大學的學生總人數(shù)在1萬人左右。這相當于哥倫比亞大學招收了接近于中國一個中等規(guī)模大學人數(shù)體量的中國學生!
難怪有人說,在某個程度上,讀海外名校比在中國考上好大學容易多了!
哥倫比亞大學也給出了中國留學生的具體構成:
在本學年的中國留學生中,本科生316人(較去年減少35人),研究生6476人(較去年減少153人),非學歷學生88人,另有3081人(較去年增加961人)持有OPT在美國工作(但仍是拿F1學生簽證的哥大學生)。
這里不難發(fā)現(xiàn),哥大中國本科生規(guī)模極小,僅有316人,平均一屆僅為80人左右。實際上,哥大每年錄取的中國籍本科新生人數(shù)更少,估計在20-30人左右,更多學生是通過轉校申請入讀哥倫比亞大學。
哥大中國留學生的絕大部分是研究生,人數(shù)高達6476人!這一人數(shù)已經不亞于一些中國大學的研究生規(guī)模。
另外,從OPT人數(shù)上推斷,大部分哥大中國留學生在畢業(yè)后是能夠以OPT身份在美國工作(實習)。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雖然哥大中國研究生人數(shù)眾多,但是畢業(yè)生在就業(yè)市場上,也是有充分的競爭力。
哥大的統(tǒng)計報告也給出了海外學生的專業(yè)選擇:
就讀人數(shù)最多的工程學院(2910人),其次是文理學位(2722人),排名第三的是專業(yè)研究學院(2536人,通常被認為是最容易被錄取的最“水”的學院),排名第四的是商學院(1034人),排名第五的是國際和公共關系學院(851人)——以上這些學院人數(shù)的統(tǒng)計均為研究生人數(shù)。
除了海外學生之外,哥倫比亞大學也給出了海外訪問學者的人數(shù)統(tǒng)計。中國學者以578人位居第一,這也說明后疫情時代中美兩國之間的教育科研交流也已基本恢復正常。
中國大陸籍學生是哥大留學生中的絕對主力。
這個話題在知乎上還有17萬的瀏覽量。
因為這些學校、專業(yè)中國留學生多,所以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種說法:哥大統(tǒng)計系項目水、哥大學校水、哥大有錢就能上……的確,如今每年出國留學的人數(shù)都在增加,能夠進入常青藤、TOP名校的中國學生數(shù)量越來越多,但這并不意味著名校好進,想進名校仍然有硬性標準和難以捉摸的軟性標準。
中國留學生多勢必會帶來許多問題。
對個人來說,交友會容易很多。畢竟你們享有同樣的文化,語言,生長環(huán)境;壞處就是不利于了解異國文化,融入其他圈子,沒辦法更多的擴展你的人脈,甚至會影響你更好的鍛煉自己的英語口語。
當然我們說項目水、學校水不是質疑教授的水平,大家詬病的往往是:學生多意味著教育質量差,隨之而來的是就業(yè)率低、學生出路差,這些問題才是大家關心的;還有就是你自己是否認真學習了,有人大學四年什么都沒學到,有人碩士一年自己出來創(chuàng)業(yè)。好好上大學,再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才是最重要的。
中國學生最多的TOP25美國大學
上面這個《Foreign Policy》榜單一出,部分小伙伴很是震驚!比如:被吐槽最多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居然只排在排名第八?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Irvine)居然沒上榜?不科學!畢竟人家的外號可是University of Chinese Immigrants……
另外,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的是,這些學校很多都是公立大學。原因有二:
-
公立大學通過多招收國際學生來獲得高學費
-
公立大學招收的學生人數(shù)遠遠多于私立大學
對于出國留學,「中國學生在校內的占比」是很多學生和家長選校的重要參考因素。有的人認為,應該申請中國學生多的大學,這樣有任何需要幫助的能有個照應;也有人認為,要選擇中國學生少的大學,出國就應該充分融入美國社會。并且,雙方都給出了自己的理由。
中國學生多
申請難度會更低:
如果學校國際學生的占比比較高,一般來說它的國際學生錄取率就會比較高,對于我們來說,申請難度會較低一些。
會過得更舒服:
如果這個學校中國人多,那么大家就會非常適應有中國學生在這個學校,因為已經習以為常,大家會更把你看成一個平常人,不會有很強烈的感覺你跟他們的不同,你在這所學校里面過得會舒服一點。
老師也會更注意中國學生的需求:
如果一個班里面,沒有什么中國學生,從校規(guī)和教學大綱可能都不太適應中國人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習慣。比如說,談到《圣經》等地方根本不會停下來解釋相關內容,因為西方人對此都非常熟悉。這就要讓你花更多的精力去適應他們的社會文化和學習方式。
你會更容易積累人脈:
基本上去留學的中國學生,如果你們在一所學校,那么你們的家庭背景和能力都大多在一個水平線上,不會相差太多。將來畢業(yè)之后,同學間的關系網(wǎng)絡將成為一個很好的校友關系資源,有利于你們彼此將來的事業(yè)發(fā)展。
你會更有歸屬感:
學生獨自一人赴美留學,這時在學校內的社交關系就變得尤為重要??赡芫褪且黄鹑ス渲袊校黄鸪灾胁?,就能給孤單的留學生活增添溫暖。
學校內的中國學生學者聯(lián)合會或者是相關的學生社團也會比較多一些。國際學生在美國大學很容易形成一個個小群體,如果來到中國學生多的學校,更能夠在互相幫助的環(huán)境下盡快地融入大學生活。
中國學生如果比較多的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學校內對國際學生的友好程度,校內環(huán)境會更為和諧一些。
中國學生少
有利于學好英文:
在中國學生多的學校,有學生吐槽說,學校中國同胞太多,大學4年英語沒學會,中國各種方言倒是特別溜。
一個領事館文教處人員說過,留學應該有三個目的:1/3為了一段海外經歷,1/3為了掌握外語,剩下的1/3才是專業(yè)學習。
這其實代表了很大一部分想學好英語的同學的看法,覺得既然出國就應該去中國人少的學校,因為中國人少的學校會更推動自己說英文。
便于接觸異國文化:
很多小伙伴覺得,如果去國外了還天天跟國內小伙伴扎堆在一起,不去接觸外國人和國外的文化,那去國外留學干什么呢?
這其實也有道理,他們認為既然來到了國外,就要更多地接觸其他國家的人,學會融入當?shù)氐纳鐣臀幕?,適應新的環(huán)境,鍛煉自己的口語能力、獨立生活的能力、融入社會的能力。
認為中國人少的學校更好:
還有一個大家偏好去中國人少的學校的原因是,像藤校這類世界公認的老牌名校里,中國學生無法占有很高比例。許多學校由于招生要求低,吸納了一大批學習成績差的留學生,所以中國人多的地方容易讓人感覺不是最好的學校。
大家也不用太糾結于誰對誰錯,適合自己的學校才是最好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如果學生是一個非常外向、善于社交,能夠接受新鮮事物的人,也希望自己能夠長期在美國發(fā)展,融入到美國社會中,那么更建議去一個中國學生少一點的學校。
但是,如果學生畢業(yè)后想回國,喜歡歸屬感和集體感的話,那么還是比較適合中國人比較多的學校和地區(qū)。對于這樣的學生,也建議在選校時,多關注一下學校在國際學生組織方面的投入,比如文化社團、國際學生組織等等。了解學校這方面的資源,幫助自己做更適合自己的選校決定。
但是,其實國際學生占比對學校項目質量并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國際學生數(shù)量不影響學校質量
很多家長會覺得,中國學生多的學校,通常來說資源、項目會更好。但其實,這個方面可以不用有太多的顧慮。國際學生比例高對于學術水平來說不會有太大影響,大學教授并不會因為國際學生多而降低對于學術的要求。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留學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