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歲的孩子為何蒙眼翻書?
近五萬元的學費,孩子學成后卻向家長反應(yīng):從眼罩縫看久了,眼睛會花。
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人性的扭曲,還是教育界的笑料?
今天,offer君將帶你走近,“量子波動速讀法”。
一種將物理學術(shù)語和少兒教育隨意結(jié)合產(chǎn)生的玄學,是部分新興教育培訓(詐騙)機構(gòu)收取家長”智商稅“的主要手段之一。
近日,深圳某量子波動速讀培訓現(xiàn)場的視頻在網(wǎng)絡(luò)上引起了熱議,視頻中孩子們穿著整齊的編號制服,煞有介事地快速翻動書本。
用網(wǎng)友們的比喻說:“像極了我在找夾在書里的私房錢的樣子。”
當然這些孩子們并不是在找錢,有些家長甚至花了近五萬元的學費才將孩子送進這樣的培訓機構(gòu)。
成果匯報時,孩子蒙著眼睛就能念出書中的內(nèi)容,翻動幾下就能概述出書中的課文。
在記者采訪到量子波動速讀的原理時,就連授課老師都忍俊不禁:
“課程原理啊……這個是物理學的量子糾纏。還有這個量子的……哈哈哈哈哈……光的波粒二象性哈哈哈哈哈……”
深圳某機構(gòu)甚至還想出了這樣的口號:“翻得越快,就離宇宙越近。”
其實,快速閱讀的原理無關(guān)宇宙,只是書上的內(nèi)容是孩子們提前學習過的課文,等到家長來了,孩子們再配合老師回答出跟書上內(nèi)容相關(guān)的問題。
就算家長要拿沒有事先學過的書檢查,孩子們只要把眼罩戴到鼻梁上,就能透過眼罩的縫隙看到書上的字。
這樣的表演式學習法,似乎在各類學生群體中都并不罕見,不論是段子還是為了考前放松的自我催眠:
01 濃度差閱讀法
睡覺時用書本代替枕頭,當書本中的知識濃度大于人腦的內(nèi)的知識濃度時,知識會從高濃度的書本中向低濃度的大腦中流動。
使用說明:一些同學不得其法,將書本放在枕頭下面,會導致腦子里的知識和書本中的知識同時流向枕頭,切忌。
副作用:太硬的書可能會導致失眠。
02 視覺屏蔽注意力集中法
盯著黑板容易走神?上課時閉上眼睛,當視覺不被使用時,其他的感官敏銳度將會大幅提升,學生可以更專注于“聽”課。
使用說明:請盡量坐在教室的后排,別問為什么。
副作用:可能會睡著。
03 壓力驅(qū)動高效學習法
一天能做完的作業(yè)為什么要提前開始寫?研究表明,拖延產(chǎn)生的壓力可以有效轉(zhuǎn)化為動力,驅(qū)動學生大腦高速工作,將幾天甚至幾周內(nèi)積攢的作業(yè)集中在夜晚的后半段完成。
使用說明:如果這樣的壓力使你感到焦慮,試著拿起手機,你會奇跡般地穿越到數(shù)小時后。
副作用:拖延這一技能已經(jīng)被大部分人熟練掌握,單獨使用可能并不能有效幫助你和同輩拉開差距。
……
如果有人當真提出以上的學習方法,相信不論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家長還是十幾歲的孩子都會一笑置之。
可是同樣荒唐的“量子波動速讀法”,很多年前就發(fā)生在了日本、印度等國家,在多次辟謠之后仍然被我國的教育騙子利用。
啼笑皆非的背后,其實既不是人性的扭曲,也沒有道德的淪喪,只是又一代家長懷著讓自己的孩子以某種方式贏在起跑線上的期望,又一次上了當。
每一次類似的事件被披露后,似乎每一個旁觀者都很清醒。就連事件中受騙的張先生都表示意識到了自己對“神童”的追逐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然而其實這類浪費家長的錢、耽誤了孩子的時間,甚至造成更長遠的損失的事情每天都還在發(fā)生著。
我們身邊很多聰明理智的人,在上著自己不喜歡,家長覺得好找工作的專業(yè)。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特長班,覺得有責任幫他找到通往成功的快速通道。在配合課外班的老師演戲,想告訴家長他們沒有被辜負……
也許我們根本還沒有看清這件事。
如果一個孩子,將要成為一個出類拔萃的人,或者只是像他的家長期望的那樣,成為一個比“別人家的孩子”優(yōu)秀的人,那一定不是因為他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別人替他做的一個選擇。
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才能讓家長們慢慢學會放手,明白自己不需要替孩子做所有的選擇,而在這些選擇中,不論什么樣的課外班都一定不是成功的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