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期末季,英國利物浦大學(University of Liverpool)的留學生們收到一封郵件,郵件內容是提醒大家不要作弊。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郵件中竟專門用中文標注了“舞弊”一詞。因涉及“種族主義”,中國留學生強烈抗議,校方最終對此事發(fā)表道歉聲明。
14日,英國利物浦大學向國際學生發(fā)送了一封關于“考試行為規(guī)范”的郵件,提醒學生在考試期間作弊的嚴重后果。在這封郵件中, 英文單詞“cheating”后面專門用中文“舞弊”進行了特別標注,格外顯眼。
一封郵件引發(fā)“種族歧視”爭議
據《利物浦回聲報》15日報道,這封郵件來自學生事務中心的福利咨詢與指導部門。郵件中還指出:不幸的是,每年都有部分國際學生違反學校的考試規(guī)則,這可能是無意的不當行為,也可能是故意作弊。一旦被發(fā)現(xiàn)作弊,該學生將面臨嚴重后果,比如取消成績、休學一年或直接輟學。
單單用中文標注“舞弊”一詞還不夠,郵件最后又專門就標注進行了解釋——“我們發(fā)現(xiàn)有中國學生不能夠理解英文中‘cheating’的意思,因此我們提供了中文翻譯:舞弊”。
學生:抱歉,我們懂“cheating”的意思
因為中國學生無法理解“cheating”一詞?“cheating”是一個很復雜的單詞嗎?這段解釋更引發(fā)起了中國留學生的怒火。
中國留學生表示,其他國家的學生不作弊嗎?為什么只用中文標注?學校只看到了少數(shù)中國學生的作弊行為,卻忽視了整體中國學生的辛苦和努力。
當日,有學生在公益請愿網站change.org表達了作為中國留學生對此事的感受,并要求校方向所有留學生做出正式的公開道歉。
截至當?shù)貢r間16日凌晨,該請愿已經獲得了超過1000人的簽名。
校方解釋:是誤會,誤會
福利咨詢與指導部門后來在推特上發(fā)表了相關聲明進行澄清,稱這件事是學生們產生了誤解,該郵件“并不針對任何特定的學生群體,只是為了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盡可能地獲知信息”。
隨后,校方也對此事發(fā)表了致歉聲明,辯解稱:以往就出現(xiàn)過中國學生對英文術語不理解的情況,加上中文翻譯只是為了更好地傳達考試規(guī)范。
對于校方的這一辯解,中國留學生們不買賬:什么時候“cheating”成為一個專業(yè)術語了?太搞笑了吧!
有學生懟了回去:我看你們不知道中文的“種族歧視”這詞吧,那我也給你翻譯一下,racism。
15日下午,校方代表副校長珍妮特·比爾(Janet Beer)通過利物浦大學的推特官方賬號向所有國際學生表達了歉意,并表示這封郵件造成了對學生的嚴重冒犯,傷害了各方感情。她承認“這是一個錯誤,不代表校方對中國學生的尊重態(tài)度”。珍妮特同時表示,校方會為這個錯誤擔全責,將重新審視考試程序,并采取適當行動確保此類事件不再發(fā)生。
國外大學專門用中文標注“作弊”,并不是個例。觀察者網此前就有報道,在多國學生同時在場的情況下,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一名老師在屏幕上用中文寫出“我無法容忍學生作弊”的字樣,同樣引發(fā)“種族歧視”爭議。
仔細看了下這封郵件,就會發(fā)現(xiàn)這是國際生專門的一個郵件。在利物浦的往屆畢業(yè)生反映這并不是第一次出現(xiàn)這樣類似的郵件,當然話說人家提醒一下你考試紀律問題也沒啥太大的毛病。隨著留學生群體在海外的人群基數(shù)不斷的擴張,我們或多或少遇到了些許不公平的對待。但我們應該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看待問題也不應盲目的站隊,自己也應當對事件作出清醒的判斷和認知,若將任何事情都上升成了“辱華事件”,那豈非是我們自身骨子里的否定與不自信,伴隨著我們祖國的不斷強大。身處國外,我們應當更加有十足的底氣與自信,寵辱不驚。
撇開此次風波,利物浦大學還是深受中國學生認可的,截止當下51offer已向利物浦大學輸送了1194位優(yōu)質生源。作為世界知名“紅磚學府”,利物浦大學的師資跟教學力量也很雄厚,擁有來自全世界的優(yōu)秀教授,每個教授在每個期末都有一次嚴格考核,如果不合格就會被解聘。另外,強烈推薦讀化學,double E(電子工程),跟醫(yī)學的朋友來這所學校就讀,因為,利物浦大學的這幾項專業(yè)實力是相當過硬的。
至于是不是中國人愿意作弊,暫無法下結論。不過站在輿論的風口,勿盲從勿跟風。是與非,請相信自己的眼睛,堅定自己的認知!
你是否覺得這是種族歧視呢?歡迎暢所欲言,當然留學路上,你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添加51offer 微信小助手“offer2963”,你的任何問題于此都可以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