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校方案的制定,是困擾很多小伙伴的問題。方案太激進,可能沒有后路,難以如愿。方案太保守,又可能和自己的夢校失之交臂。
相信很多同學在選校的時候,都難免搖擺不定。通常,在申請的時候,選校數(shù)量是有上限的,一般以8-10所最為常見。那么,這8-10所學校是怎么選出來的呢?
首先,你要給學校劃分一個等級
選校清單在申請的時候至關重要,這直接影響著你最后能去哪所學校。
如果你對自己期望值太高,選校list太過理想化,很可能會收到很多拒信,這樣,自信心會受到極大打擊。而如果你太過保守,低估自己的能力,院校定位上也會不利于你發(fā)揮自己的潛力。
所以,大家可以按3個水準劃分自己的選校清單:
1、保底院校
如果你的個人學術水平超出一所學校新生的平均水平時,那么,就可以把這些學校作為你的保底學校。
2、匹配院校
如果你的個人學術水平與某些院校申請要求幾乎持平,那么,就可以把這些學校作為你的匹配院校。不過,美國大學的申請非常注重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匹配院校不代表萬無一失。
3、沖刺院校
如果你的個人學術水平申請某所院校存在一定難度的時候,那么,就可以把這些學校為你的沖刺院校。雖然有一定難度,甚至難度很大,但是憑借合理規(guī)劃和文書活動加分,還是有可能的。一般可以定2-3所為沖刺院校。
不過,申請學校的數(shù)量還要按照你的個人水平和要求來決定,有人可以只申3所就都收獲offer,也有人申請9所被拒6所的。可見,數(shù)量多也不能保證你一定能申上。
所以,關于“申請幾所”這個問題要,你還需要綜合以下幾個方面來綜合考量一下:
① 你的目標院校數(shù)量
② 評估自己被某所學校錄取的概率
③ 申請需要耗費的時間和精力
④ 需要承擔的第三方費用
⑤ 你的心理承受能力
選校方案的制定標準
除了數(shù)量,在質(zhì)量上我們也得花心思。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一個選校標準來衡量,哪些學校值得我們放在方案當中。
建議大家在選校環(huán)節(jié),可以制作一個表格,列出所有你對學校關注的因素,比如:學習方式、校園環(huán)境、地理位置、師生比例、申請信息、職業(yè)規(guī)劃、優(yōu)勢專業(yè)和獎學金情況等等。這雖然是個不小的工程,但在最后篩選的時候能節(jié)省不少力氣。
表格框架做好了,我們要怎樣做school research?有哪些渠道呢?之前小編已經(jīng)在一份攻略中給大家詳細介紹過了。
不妨戳鏈接,再來了解下:選校不能只百度!教你School Research的正確姿勢
選校法則
前面我們說了,學校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我們該從幾個方面考慮呢?
1、學校錄取條件
每所學校的錄取要求都不一樣,有的學校接受雅思成績,有的學校不接受;有的規(guī)定了托福最低分數(shù)線,有的沒做要求;大部分學校要求提交GRE成績,有少數(shù)學校不用提交。另外,美國大學的學費也都大不相同,所以有很多方面需要我們認真了解。
2、專業(yè)選擇
建議大家多多對比學校之間在自己感興趣的專業(yè)領域的發(fā)展水平、師資力量、研究項目和收費等各個方面的情況。如果是申請博士,還要關注科研經(jīng)費情況。
美國有很多學校雖然綜合排名不高,但在某些專業(yè)上卻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而有些學校雖然綜排不錯,但在某些專業(yè)排名上不甚理想。
3、自身因素
除了出國后心態(tài)上會出現(xiàn)波動,最重要的自身因素可能就是經(jīng)濟能力了。
留學需要強大的資金力量作為后備支援,你可以申請獎學金,可以打工兼職,無論如何,都需要對自己出國這幾年的花費做一個詳細計算。
美國碩士提供的獎學金比較少,所以申請起來也不會很容易,不過博士相比之下倒更容易申請到獎學金,做助教也會有報酬。
還有,美國不同的城市物價也不一樣,像紐約這樣的國際大都市,物價高到讓你懷疑人生,而中南部地區(qū)生活花銷會便宜一些。
4、學校周圍環(huán)境
不少同學對學校的位置也是有要求的,有不想在繁華都市,怕影響自己學習的;也有不想在村里,怕生活不便利的。所以,事先調(diào)查必不可少。
還有,美國各個地方的文化思想也有所不同,比如東西兩個海岸思想比較開放,中南部地區(qū)相對保守一些,這也要跟自身性格特點結合考慮一下。
5、量力而行
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對自己期望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影響自己的申請結果。想要進一流學校,要看自己能否適應這所學校的教學氛圍、自己是否具備那樣的實力。
整理自美國研究生留學快訊,誠意推薦*
有任何疑問,不妨添加“51offer留學小助手”(搜索微信號:offer2963),你想知道的留學問題,這里都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