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招生官看什么?
申請大學關注的條件:
1. 學術成績(GPA,選課難易程度,學校情況,GPA趨勢)
2. 標化
3. 課外活動(興趣愛好,領導力,創(chuàng)造力)
4. 文書(性格,興趣,品質,思想成熟度)
5. 對大學的了解和興趣程度
學術成績除了我們在學校的GPA以外,還會看我們選課的難易程度,包括學校的情況,還有你在高中兩年或者三年GPA的趨勢。課外活動主要會考察你有哪些興趣愛好,你有沒有領導力,有沒有創(chuàng)造力。文書是除了這些冷冰冰的事實之外,唯一可以向大學展現你的性格、興趣、品質以及思想成熟度的地方,所以文書非常重要。對大學的了解和興趣程度通常是通過你的小文書,或者是你申請學校的類型體現出來,比如你申請這個學校的ED,就體現了對大學最強烈的興趣。
在申請大學時這五條哪一條最重要,重要程度該如何排?這個問題實際上沒有標準的答案,但是一般來說,我們的學術成績是最基本的敲門磚,做為一個學生,你的首要任務就是提高你的GPA,在學校里面獲得非常好的成績。其次是標化,然后我覺得課外活動和文書同等重要,大學可能會更加關注你對學校的了解程度和興趣程度,當然,不同種類、不同排名的學校對于這些條件的重視程度可能也會不太一樣。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前十名或者是前十五名的學校,因為大部分申請這些學校的學生,他們的成績都非常優(yōu)異,所以只看學術成績或者標化沒辦法區(qū)分開這些人,所以學??赡芨嗟陌殃P注點放在你的課外活動和文書上面,這樣才能夠挑選出更適合這個學校的學生。
對于排名比較低一點的學校,尤其是大U,比如像UC,也就是加州大學系列,可能更關注學術成績和標化,因為它們的申請者參差不齊,所以通過這兩個條件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區(qū)分這些申請者。所以不是成績或者標化不重要,而是由于各個學校排名不同、情況不同,關注的地方也不一樣。
標化成績
我發(fā)現申請季的學生遇到的最大的阻礙就是標化沒有考出來,或者標化成績不理想。如果標化還要繼續(xù)考的話,孩子要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標化上面,所以他們很少有時間去做更多的課外活動、去寫文書或者做學校調研,這些會直接影響到申請,而且標化成績的好壞也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學校名單,我們能夠申請什么樣的學校。
所以標化對于現在十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最大的一座山,我們先要攻克這個難題。目前來說,我希望十一年級的學生托福有一個不錯的成績,如果沒有的話,我建議托福跟SAT一起準備,今年年底最起碼要參加第一次考試,如果底子的確不好,最晚明年三月份參加第一次考試。
除了SAT、ACT之外,還有SATⅡ,SATⅡ可以選在明年五六月份,這個考試也需要前期的準備。明年五月份可能還有一部分的學生會選擇考AP的考試,所以其實明年考試是壓力最大的來源。
如果現在孩子的標化,比如??歼€不理想,或者還沒有進行標化培訓,現在所有的精力就應該集中在標化上面,在標化沒有出來之前,我不建議把過多的時間放在課外活動或者其他事情上面,標化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
對于標化成績已經出來,或者是還需要再考一次,再稍微提分沖刺一下的學生來說,你大部分的時間都可以用于文書的寫作、課外活動的準備,或者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平,你要把重點放在接下來我講的專業(yè)、文書和課外活動上面。
專業(yè)選擇也是很重要的一點。有一部分十一年級的學生可能已經知道自己想要學什么專業(yè),但是還有很多孩子這個時候還是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學什么專業(yè),或者有什么專業(yè)是他可以學的,這個時候大家要花時間去思考在大學申請的時候應該選擇什么專業(yè)。
我?guī)蛯W生做專業(yè)選擇的原則是,從九年級或者十年級開始,我們還有充足的時間,可以一步步引導學生去了解他自己的興趣愛好,做很多的實踐,或者上一些課程,讓他真正了解自己想要什么,而且不斷在這個方向積累活動經歷,豐富他的履歷。但是十一年級這個時候,我們準備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一年的時間,我們希望呈現給大學什么樣的自己,我們可能會從申請的角度,從比較功利的角度來確定自己的專業(yè)選擇。
這個時候需要你對之前做過的活動或者上過的一些課程做一個回顧,你以前做過的活動能夠說明你對哪個方面的興趣愛好,或者能夠體現哪個方面的優(yōu)勢,我們要從這個方面來確定你的專業(yè)。
有的學生會遇到一種情況,比如他的活動大部分是社會科學或者人文學科方面的活動,但實際上他想學數學或者統(tǒng)計。我覺得美國本科比較好的一點是它的專業(yè)的更換實際上是非常靈活的,前兩年都是通識教育,像剛剛說的數學、統(tǒng)計、人文、社科,其實都在文理學院,你進去之后只要你跟你的咨詢顧問說想換一個專業(yè),通常在同一個學院是非常容易換的。而且我們是在大三之前才真正確定專業(yè),這個時候我們就有第二次正式的機會來確定我們到底學什么專業(yè)。
所以我并不覺得這個時候功利地選擇一個和我們的活動更相關的專業(yè),是對孩子不利的事情。如果有的孩子特別喜歡工程專業(yè),從小就確定要學習工程專業(yè),但是并沒有什么工程類的活動,像這種情況我們肯定還是會申請工程專業(yè),利用一年的時間好好幫他規(guī)劃與這個專業(yè)領域相關的活動。一些現在還不太確定選擇什么專業(yè),或者心態(tài)比較開放,覺得很多專業(yè)都可以嘗試的學生,可以選擇這種比較功利的做法。
其實我還是推薦大家確定一個專業(yè),因為你知道自己有什么樣的興趣,知道自己想學什么,是一種獨立自主或者是有主見的表現,大學也希望看到你對一項東西有自己的熱情,有自己的興趣。但是有些學生真的沒有一個特別確定的方向,或者對很多東西都感興趣,尤其是人文學科,因為人文學科其實是互相聯系的,我覺得這類學生申請不確定專業(yè)也是可以的,但是我們在文書或者是活動上,也至少要呈現孩子某一方面的特質或者他的熱情所在。
比如我之前有個學生她也是不確定專業(yè),但是她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小小女權家的形象,她很關注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社會給予女性的發(fā)展的資源與平臺。她做了很多跟女性相關的活動,這些活動其實與專業(yè)無關,但是她能夠塑造自己的形象,展現自己的興趣,這樣也是可以的。
在專業(yè)方面,我要提醒大家有的時候同一個專業(yè)在國內和美國會相差很多??傮w來說,中國大學本科專業(yè)的細分程度和數量其實比美國大學多,美國大學的專業(yè)并沒有分的非常清楚,因為美國大學的很多專業(yè)是基礎學科,這些學科在研究生階段才會有專業(yè)細分,比如法律、醫(yī)學等專業(yè)只有研究生學院才有。
所以了解專業(yè)非常重要,因為很多學校的小文書會問你為什么想學這個專業(yè),如果你對你的專業(yè)的理解有偏差,你的文書的寫作方向肯定是錯的,所以我建議大家在網上做專業(yè)調研,還可以與在美國學過這個專業(yè)的學長學姐交流,了解專業(yè)的具體情況,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
選校和學校了解
當我們確定了想申請的專業(yè),就可以進行選校和了解學校。因為已經確定好了專業(yè),所以我們可以根據大學的專業(yè)排名和綜合排名進行選校。
步驟一:選校表格
第一步是讓學生和家長完成大學選校問卷表。我會讓學生和家長從學術、環(huán)境和社交三個大方面思考他們對于大學有什么要求,他們的喜好是什么,并且將這些要求按重要程度從高到低排序,我會根據這個表格為學生和家長提供初步的學校名單。
步驟二:初步學校名單
初步的學校名單通常包含十二到十五個學校,涵蓋沖刺學校、目標學校和保底學校,我會標清學校類型、申請截止日期、申請需要的材料、地理位置、學校的官方網站以及介紹學校的文章。
步驟三:學校研究
學校研究是很重要的一個步驟,通常我會跟學生和家長一起開會,把每個學校都梳理一遍,我會為大家講清楚我推薦這所學校的理由以及這所學校適合孩子的地方。同時我會為學生和家長提供一些研究的網站,比如Unigo、College Confidential、CollegeData,讓學生自己去這些網站查看關于學校的信息,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這所學校。
我也會找已經從這所學校畢業(yè)的學長學姐為孩子介紹在這所學校里面真實的學習和生活的情況。經過這幾個步驟之后,學生會對這個名單提出一些反饋意見,我們可能會修改一些學校,為學生和家長提供第二版學校名單。
步驟四:訪校
在我們對于學校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我非常建議學生和家長去學校實地了解一下學校的情況。訪校有幾點優(yōu)勢:
第一,能夠真實地感受這所學校的氛圍和環(huán)境。我們在選擇學校的時候會考慮學校的學術、資源、特色以及申請的難度,但是有的時候孩子的關注點非常有意思,我有一位學生在訪校結束之后跟我說他不想申請之前選擇的學校,因為這所學校附近沒有中餐,有的學生因為學校的建筑特別丑所以不想申請這所學校,學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更換申請學校,這種情況非常正常,訪校能夠讓你知道自己接下來四年將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學習、生活。
第二點,如果我們在訪校的時候做了充分的準備,可以跟招生官預約初步的面試,通過這個面試你能夠給招生官留下一些比較好的印象,同時也可以從招生官口中獲取一些學校內部的信息,比如我的學生問招生官他喜歡什么樣的文書,那位招生官說他喜歡講述家庭生活的溫馨的文書,如果不是真正的與招生官對話,你是不會了解到這種信息的。
步驟五:申請類型和策略
在對學校有了深入的了解并且確定了學校之后,我們需要確定申請的類型和策略,比如什么學校申請ED,什么學校申請EA,什么學校放在RD申請。
當我們確定了學校之后,就要開始進行文書的寫作,我為大家介紹一下我的十一年級的學生寫文書的流程。
剛剛提到我會在明年年初的時候給我的十一年級的學生安排一些文書課程,為他們介紹文書的寫作手法、禁忌,展示一些范文,讓他們對于文書有一個直觀的感覺。因為大學申請的文書和他們已經習慣的在英文課或者歷史課上寫的essay是非常不一樣的,平時寫的essay是議論性的文體,而文書其實是一個故事,需要表達你自己真實的情感和思想。這與學生平時已經習慣了的模式是完全相反的,所以我必須訓練他們從文書寫作的角度進行思考,回顧自己過往的經歷。
上完文書課之后我會給學生一個問題列表,大概有二十多個問題,讓他們記錄自己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有些孩子比較擅長用文字進行表達,有些孩子比較擅長口頭表達,所以這兩種方式我都會用。我還會跟學生約進行面對面的會議,了解他們的人生經歷。
第三步是采訪家長,從家長的角度了解學生的成長經歷。
接下來是與學生進行頭腦風暴,這個時候基本上能夠確定文書的寫作素材、主題還有內容。我會給學生一個大綱,學生可以按照這個大綱寫初稿。
大概在六月份的時候學生開始寫初稿,學生可以看一看參加文書訓練營的其他小伙伴在寫什么,看一看他們對自己的文書有什么意見,再看一下老師對于文書有什么指導意見。
就下來就要對文書進行反復修改。我們有文書團審政策,就是讓另外一位主導師為孩子修改文書,提供第三方的修改意見,我會把他提出的修改意見和我的修改意見一起提供給學生,學生可以根據兩位主導師共同提出的意見修改文書。
在文書差不多要定稿的時候,我會把文書拿給外教看,外教會從招生官的角度評判這篇文書是不是符合招生官的標準和要求。在文書定稿之后呢,我會把文書拿給第二位外教看,這位外教會從語言方面修改這篇文書,會對語言進行潤色,修改語法方面的錯誤,在第二位外教修改完之后,這篇文書就可以真正地定稿了。
課外活動也是十一年級的學生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我們最后為了沖刺申請,安排課外活動的最后機會了。
其實根據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課外活動安排可以完全不一樣,這是一個非常私人定制化的過程。我按照三種情況在這里給大家介紹一下。
第一種情況,對于非常優(yōu)秀的學生來說,可能現在的SAT成績已經達到了1500分以上,或者在學術方面完全沒有問題,那么現在大部分時間是可以放在課外活動上面的;第二,有些學生可能活動非常豐富,但是學術成績不太理想;第三,還有些學生活動方面比較欠缺,學術成績還是比較優(yōu)秀的。接下來我主要分成這三種情況來告訴大家:我們應該怎樣規(guī)劃自己的11年級課外活動。
1. 非常優(yōu)秀的學生
我?guī)н^一個十一年級的學生。他非常典型,我?guī)臅r候成績已經非常好了,SAT 1500分,年級排名前10%。當時他比較感興趣的方向是教育、經濟和文學。
首先,考慮了每個專業(yè)的可能性,我們一起幫他確定了專業(yè)。如果選擇教育學專業(yè),不是所有的學校本科都有教育學,尤其是一些比較好的學校。這個孩子明顯是要沖刺前十五甚至是前十的大學,所以我們并沒有把教育學作為一個專業(yè)。
如果選擇經濟學專業(yè),我看了一下他以往做過的活動:參與過貧困小學支教的活動,并且特別愛讀書,寫過一些小說??傮w來看,他做過的活動跟經濟專業(yè)相關的并不是特別多。所以我覺得把經濟作為專業(yè),也不是一個特別好的選擇。而且孩子其實對于經濟并不是特別的感興趣,但是他父母都是從事經濟相關的職業(yè),可能學習經濟學更多的是父母的想法。
最后想到如果選擇文學專業(yè),孩子本身對于讀書非常有熱情,他非常喜歡愛默生的文章,也喜歡寫詩,喜歡彌爾頓(John Milton)詩。文學是中國學生申請的冷門專業(yè),所以競爭力也會少一點。最終,我們確定去申請文學專業(yè),同時在我們的小文書里面或者活動中突出他對于教育和經濟的興趣。
在科研方面,因為這個孩子是很喜歡讀、很喜歡鉆研的一個孩子,我?guī)退伊艘粋€文學教授,輔導他的文學科研論文。這個教授也就職于孩子的夢校,最后還幫他寫了一份非常有力的推薦信。在這個過程中,教授輔導孩子學習了大概10個小時的項目報告相關課程。在整體的寫作過程中,這個教授也在一直給他指導。這樣,教授幫助他重新理清了一遍文學或者藝術方面的知識體系,理論的歷史發(fā)展脈絡也更加清晰了,這對于申請過程中的面試非常有幫助。在榮譽方面,我當時找了一個斯坦福學英文文學的博士老師給他輔導,他自己也寫詩去投稿,參加一些詩歌的比賽。有一些詩歌比賽是可以將優(yōu)秀作品發(fā)表在書上的,所以這件事對他來說就是對于榮譽的積攢。
在校內,我讓他在學校開展了一個“莎士比亞文學節(jié)”,在節(jié)日當天,大家可以打扮成莎士比亞書中的一個人物來學校,不用穿校服,孩子們還是非常喜歡這樣的節(jié)日的。
在教育這方面,他之前參加過一個貧困小學的支教活動,但是我想把他這個活動再進行一個延伸。孩子當時參加支教的時候寫了一篇小報告,里面寫到他認為這個學校當時最大的問題就是師資力量的不足,全校一共只有兩個老師。于是,我就是邀請我們公司的線上英文課程進入了這個貧困小學。
這樣總體來看,這個孩子十一年級的總體規(guī)劃中既有比較偏學術的科研項目,又有偏學術的同時偏實踐的大學課程。以及他去貧困小學做老師、舉辦“莎士比亞文學節(jié)”等等都是屬于實踐類的活動。
這也是我想跟所有目前成績非常優(yōu)異的學生和家長說的:我們在11年級規(guī)劃的時候,盡量去規(guī)劃一些比較高端的活動,這個高端不是說看起來非常“高大上”,而是說,真正能夠體現學生的一些學術能力或者個人能力。
如果說孩子是走比較科研的方向,或者說他的專業(yè)比較偏研究性的,那么我建議去做一個科研項目。如果說孩子非常有創(chuàng)造力,很有想法,很有執(zhí)行力,喜歡實踐,那我建議這個孩子去做一個個人項目,就是自己觀察生活中的一個跟你息息相關的問題,然后用自己的技能或者特長來提供一個解決方案,把它實現,并擴大你的影響力。
最終,你要確保你在校內和校外都有自己的活動優(yōu)勢。如果一個孩子的活動太偏,全部都是自己在校外做的,那么大學會有疑問:你大部分的時間是在校內度過的,為什么你在校內沒有一點點影響力?你在校內為什么沒有做任何的事情?所以,在校內一定要做一些活動,同時在校外也有自己獨立的項目。
2. 活動豐富,學術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
這一類的學生在規(guī)劃的時候,盡量以學術類型的課外活動為主。學術類型的課外活動,包括以下幾種。
第一,參加一些上課形式為主、含金量較高、較為高端的夏校。
第二,自己自學一些AP的課程,或者去參加一些大學的課程。有很多網上的大學課程,你可以直接就開始在網上學習。我大部分的學生是能夠在兩三個月之內,完成這樣一個課程的。完成之后,這個大學會給你提供成績單,這個成績單到時候申請的時候也會寄給你申請的學校,并且會算入你的GPA,對于你的GPA有一個提升的作用。
第三,可以做一些科研項目,然后來證明你的學術興趣和能力。
另外,這類學生還是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學校的成績和標化成績的提升上面。
3. 活動欠缺,學術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
一般這類學生本身的素質和能力是非常高的。在活動方面,我建議在11年級時,做一些比較高端的活動,來體現你的個人能力,比如說個人項目、實習以及科研。
要盡量在最有限的時間內,做出最吸引人眼球,或者含金量最高的活動。這也包括一些比較個性化、比較獨特的活動,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比如夏校,這樣的活動。這就需要導師和學生高度的配合、討論,頭腦風暴出來一個有創(chuàng)造力,并且能夠高度體現孩子自身特質和優(yōu)點的課外活動。
Q:幾年級規(guī)劃師開始介入為宜?
A:肯定是越早越好,因為越早的話就給我們充足的時間去規(guī)劃、發(fā)展一個小孩子的興趣和能力。但是通常來說,從九年級開始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時間。因為從十年級開始實際上就是稍微有一點點晚了。
建議從九年級開始跟孩子去介紹一些大學申請的知識,包括幫助他培養(yǎng)一些基礎的英文和人文素養(yǎng)。我們會從課外活動、興趣愛好、英文閱讀及寫作、體育項目等去培養(yǎng),其實能做的事情還是非常多的。
Q:國際學校的學生,什么時候家長開始與學校顧問接觸溝通合適?整個申請過程有哪幾個關鍵溝通節(jié)點?
A:學校顧問要根據學校的情況而定,有的學校是你到了十一年級結束他才會幫你分配學校的顧問,有的學校在十年級的時候,學校顧問就會開始找你去咨詢一些情況了,我建議十一年級快結束的時候跟學校顧問溝通,這個時候其實是大概要讓顧問了解一下孩子,因為他很有可能暑假或者是十二年級剛開學的時候,會給孩子寫推薦信。
所以我建議放假前要溝通一次,放假之后也要跟顧問溝通你的選校的情況、選校的類型,包括推薦信老師的情況。最好是這個時候做完了一個簡歷,可以把你的簡歷或者活動列表給顧問看一下。
Q:夏校如何申請及相關程序。
A:其實我現在就跟我十年級、十一年級學生開始進行夏校的討論了。通常夏校的截止日期是在三月份左右,一些項目可能會比較早,比如說像MIT Launch的早申在十二月底就截止了,也有一些項目截止日期比較晚,可能是五六月份才截止。所以我覺得還是盡早準備。
先要跟顧問溝通大概想申請什么類型的夏校啊,是想以體驗為主、上課為主還是動手為主,確定之后顧問一般會提供五到六個項目來供選擇,然后最終確定三個項目左右進行申請,有保底的、沖刺的和目標的。確定后首先要看項目申請的截止日期、條件和流程,大部分的夏校實際上是一個小型的大學申請,會涉及到推薦信、成績單、網申還有文書。建議學生在放寒假之前,跟學校老師說明要申請夏校這個情況,然后讓學校老師去準備推薦信以及成績單,寒假的時候可以進行填表、寫文書、修改文書最后確認提交,然后老師提交推薦信和成績單。
Q:11年級開始IB課程的學生,如何兼顧AP、SAT考試,以及課外活動?有無IB成績申請美國大學的案例分享?
A:IB課程實際上是非常難、學生也非常累的一個體系,IB這幾年的錄取的結果還是都非常好的,大學也非常認可IB的課程難度。上IB課程的學生,實際上大部分已經沒有這個精力去兼顧AP了,所以我也不會推薦或者一開始不會推薦學生就去考AP。最重要的我覺得是要把SAT考試給攻克了,如果SAT考的好,SAT2又考的都是滿分,這個時候再去考慮AP。但是大部分我見過的IB的學生,實際上是沒有精力再去再去考AP考試了,而且AP實際上是和IB同等級的一個課程體系,而且其實IB的課程難度要比AP更難一些。所以一旦你在上IB啊,其實就是不用再去考AP了。
課外活動是這樣的,因為IB的分數或者是教育體系里面,也有課外活動這一項,他們叫做CAS,所以IB的學生實際上在學校也需要做很多校內的活動來完成CAS的時間要求的,所以IB的學生在校內活動方面其實也不用擔心,主要是一些校外的活動。比如我的IB的學生,因為他們要寫Extended Eassy,也就是相當于一個個人對于你專業(yè)興趣領域的一個科研報告,我會幫他去找專業(yè)導師跟他討論選題,然后就選題去上課,所以他再去寫eassy的時候,就可能會比其他的IB學生得到更多的指導,那么他寫的這個eassy可能也會含金量更高一些,也會能拿一個高分,那么直接就會影響到IB的成績。
其他的話呢,我可能會讓IB的學生最多再做一個校外的個人項目,這個個人項目也可以是從他CASS里面活動的一個延伸。除此之外其實IB的學生,在十一年級會非常非常的忙,首要的還是放在標化考試上面,然后其次是文書和選校,如果還有時間的話就再做一個個人項目。
Q:SAT科目考試已經考過了數學,物理,對一個申請理工方向的孩子, 是不是可以了,還需要再考化學?或者語言類的?或者美國歷史嗎?
A:如果數學跟物理考得都非常不錯,比如說滿分,其實我覺得已經足夠了,關鍵要看孩子其他方面是不是還要進一步的提高,因為時間實際上是是有限的。美國大學實際上只要求兩門的SAT2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再考第三門。但是如果孩子其他方面也都非常好,也有多余的時間,那么也建議他可以再考一個文科的,同時也要看這個孩子的文科是不是擅長,如果說他考美國歷史,是不是能夠考一個比較好的分數,比如說美國歷史一般平均分可能就是650,能上七百二以上的就已經不錯了。
Q:AP考試如果是自學的,時間緊的情況下,有沒有必要一定要考,對申請大學有多少幫助?因為是自學的,自然不記入GPA換算,聽說只有到5月后,對自己已經確認的大學,這時AP才有用,也就是在申請時,AP成績5分和3分沒有區(qū)別?
A: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挺好的問題。如果說是在陸高的孩子或者是學校本身沒有AP課程體系的,孩子想自學的話是有兩條路的,一條就是你自己看書或者報一個班,學完之后,每年五月份的時候可以進行AP的考試,但是這種情況是不計入GPA的,頂多能夠換大學的學分。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報一些美國大學認可的高中的AP課程線上學,在線上學了之后也可以去參加AP考試,這種情況的話呢,網上的機構是會給你成績單的,這個成績也是可以計入到你的GPA的,所以如果真的想學的話我推薦第二種。
大學申請的時候,也是不用把你的AP成績記錄讓College Board寄到大學,大學是不用看的,完全是你自己填在申請表上的。5分和3分當然有區(qū)別,5分當然會好一些,成績3分其實是一個剛剛及格的分數,3分以下的就不建議報上去了,5分肯定是要比3分好的。
Q:SAT考幾次好,如何安排考試時間?
A:SAT考試盡量不要超過三次??荚嚂r間的安排,最好是十一年級的第一個學期,比如學生現在十一年級,就是十一月或者十二月考一次,第二次可以放在明年的三月份,第三次可以放在八月份或者最晚就是十月份考試。
Q:夏校對申請大學有多大用處?必須要上夏校嗎?
A:這個問題其實非常好,夏校他的我覺得最大的好處是:
第一它是一個學術型的活動,上夏校實際上是上課,通常這個課是你感興趣領域的課,而且是高中的課程不提供的課。那通過上夏校,其實是在向大學展示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利用暑假的時間進行進一步的學習,那展示的第一是你的基礎,第二是你的興趣。
第二個優(yōu)勢,很多夏校其實是在比較頂級的大學里面,那么在這個大學里的生活跟學習的經歷,實際上也是一個比較好的體驗;其次,你在這個學校上過夏校,你再申請這個大學的話,它也知道你對這個學校首先是有興趣的,同時你對這個學校校內的一些學習資源、生活情況也是了解的。
還有一些夏校實際上是非常頂級的,也就是進去的難度很大,如果你能進這個夏校就說明你是有一定的競爭力的。大學在對待這類夏校也是會比較看重它的含金量,尤其是你在申請這個學校的頂級的夏校的時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因素。所以我認為夏校還是挺有必要的,在提供學術氛圍來看,其實到夏校的體驗和質量是最好的。但是當然不建議上那種非常水的,或者是完全以盈利為目的的質量不高的夏校。
Q:沒有任何學術活動獎項,成績又一般,怎么辦?
A:學術活動不一定要獲獎,如果成績相對一般的話呢,那么課外活動可以規(guī)劃一些學術類的活動,上一些網絡的課程給自己增加GPA,或者增加一些大學或者AP課程都是不錯的選擇。
Q:如果ACT成績和SAT成績不匹配 是否都要提交?主要想問賓大注重ACT還是SAT呢?
A:如果不匹配的話,當然提交相對成績更高的一項。沒有大學不會注重ACT或者SAT,兩個肯定都可以,哪個更高提交哪個就可以。
任何問題想要咨詢都可以來提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