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名校導師都喜歡跟什么樣的學生套磁?

閱讀:14840 來源:轉載
分享: 
如何給心儀的導師寫郵件,實際上就是該如何跟導師套磁,是研究生申請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卡耐基梅隆大學的教授Scott E. Fahlman從教授的角度告訴大家該如何更高效、更有針對性地套磁。以下內容譯自Scott E. Fahlman在quora上的回答:

留學套磁

我曾經(jīng)收到過很多很多的套磁信,所以今天我想來談談我對套磁信的看法。

首先,我非常不能接受群發(fā)套磁信。

無論什么情況,所有的教授都不希望收到的是一封垃圾郵件,一封隨便發(fā)送給同一個學校十幾位甚至幾十位教授的套磁信就是一封垃圾郵件,這說明你根本就沒有針對性或者沒有誠意地想加入我們。

其次,有些套磁信不夠具體,甚至連稱呼都沒有。

有的學生發(fā)來的套磁信中只有一個簡單的開頭Dear Professor,連具體的學校和項目名稱都沒有,也完全沒有提到我的科研內容,更沒有提到自己的興趣或能力是否和科研項目相關,或者只是在官網(wǎng)上簡單地找了幾個相關的關鍵詞就說對這個方向很感興趣,但是這完全看不出來你有用心了解過我的研究方向或內容啊,甚至有時候說的關鍵詞還是錯的,根本就不是我的研究方向!
通常收到這樣的千篇一律不真誠的套磁信,我都會直接刪除了,或者發(fā)一個關于項目介紹的官網(wǎng)鏈接,但是,基本上就算你后來去查了這個鏈接,我也不會再考慮這個學生了。
所以,如果一個學生真的想加入到我的團隊,在發(fā)郵件之前,至少應該花點時間了解一下我到底在做些什么研究,細節(jié)越多越好,可以查相關的論文。這不僅僅是對教授的一種尊重,更是對自己的負責,只有你真正了解了教授的研究方向,你才能知道這些東西是不是你感興趣的。
如果上述前提確定好,那么我想我最關心的,也是大部分教授最關心的就是你的科研背景是否和我的項目相匹配。
所以,在信中清晰地說明自己的科研背景、做過的項目、發(fā)表論文的情況、掌握的技術以及自己未來想從事的研究方向是整個套磁信中最重要的部分。
同時,如果能結合自己和教授的情況,說明自己能夠為項目提供的幫助也是很有必要的。
盡管具體的匹配程度需要教授自己來判斷,但是邏輯清晰、語言準確地推銷出自己也能夠讓教授看到你的能力或者潛力,即使不是完美匹配,教授也會認真考慮。
基于以上,我認為一份好的套磁信應該直截了當?shù)亟榻B自己的基本情況,然后重點說明自己的科研背景和對項目的了解、匹配程度,可以適當詢問教授項目的具體情況。如果教授對你感興趣,自然會回答你的問題或者詢問你更多細節(jié)問題。
另外,教授是否回信大多取決于以下幾種情況:教授有多忙,你有多優(yōu)秀,你的英語表達能力,你有多么想為這個教授工作。
并且,套磁信盡量早點開始,這樣你可以有更多時間跟教授聯(lián)系,如果在申請旺季開始,每天我的郵箱里會收到茫茫多的套磁信,恐怕能不能看到你的郵件都是問題。
最后,套磁并不能保證錄取。哪怕我很喜歡你,但是如果我當時沒有項目資金再多雇一個人,或者出現(xiàn)了更好的候選人,那我也沒辦法要你。但是,如果我真的很欣賞你,也許我可以推薦你到其他教授或者其他項目那里。
標簽: 大學 教授郵件 套磁 51offer編輯:Cele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