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掏空了我的錢包——那些隱性的留學花銷

閱讀:17164 來源:轉載
分享: 
留學的一些隱性開銷只有到了海外才能接觸和了解到。這往往令留學生措手不及。從了解到并摸索出節(jié)省開支的方法,往往需要時間。其實,提前了解這方面的信息也是可能的,比如提前向學長咨詢,或上相關論壇瀏覽、提問。總之,把功課做在動身出國之前,將有助于做好合理的資金預算與規(guī)劃,使留學之路更加順利。

海外留學的秋季入學時間即將到來,大部分學子已進入最后準備階段或已抵達留學目的地國家。國內與國外物價水平存在差異,大多數留學生的留學目的地國家的物價水平都高于中國國內。

如何減少留學花費,減輕家庭負擔,是不少學子關心的問題。其實,除了學費和生活費這類顯性消費外,隱性開銷也占據了相當的比例。

三大隱性開支

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報道,醫(yī)療費、醫(yī)療保險費,休假期間的費用以及交通費這三大隱性開支是留學生來到美國之后才會了解的。不僅對于留美學生,這3項開支在其他國家留學生的日常消費中也占據了不小的比例。

“雖然加拿大的醫(yī)療體系號稱全民免費,但留學生不包括在內。如果沒有醫(yī)療保險,看病就是個高消費的事情。醫(yī)藥費視病情而定,但也是國內普通醫(yī)院的好幾倍。”衛(wèi)霽說道。她目前就讀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談及醫(yī)療費用,她回憶起自己曾經治療一顆病牙的經歷,若是沒有醫(yī)保,就需要花費大約5000元人民幣。衛(wèi)霽說:“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光是叫一次救護車就要一兩千元人民幣。”

留學期間,如果選擇住在學校宿舍,很多學校規(guī)定,若放假期間留校,需要另外支付住宿費用。如果選擇在外租房,距離遠的話,會有一筆不菲的交通費用支出。衛(wèi)霽介紹說:“就多倫多的城市公交而言,一張月票換算成人民幣要600元左右。公交還是經濟實惠的首選,有時候選擇打車的話,一趟不算遠的距離至少也要40至50元人民幣。我每個月在交通上的花費約合人民幣800元左右,甚至更多。”一學期下來,交通費用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陳益(化名)曾在英國普利茅斯大學做交換生,今年9月即將前往卡斯商學院攻讀碩士學位。他說:“在英國,公交一站2英鎊并不便宜,在倫敦坐一次地鐵要3.8英鎊,火車價格就更貴了。我一到英國就辦了一張火車的交通卡,可以節(jié)省1/3的費用。”另外,如果利用假期出行或回國,那么交通費及其他消費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教材文具不便宜

在國內讀書,教材的價格大多可以接受。而海外書本費用的昂貴程度常讓留學生始料不及。一本新書要花費人民幣數百元乃至上千元,即使是較為便宜的二手書,也要好幾百元。

在美國讀書的衛(wèi)同學坦言:“有些書是必須要買的,再貴也沒有辦法,只能通過買二手書來節(jié)省開支。我一學期選5門課,即使買二手書也要約合人民幣三四千元。”徐閏佳也在加拿大留學,她學習的科學專業(yè)不僅需要購買書本,還需要購買實驗課的必需品。除此之外,有些在網上完成的作業(yè)需要付費才能登錄。盡管通過購買二手書和電子書節(jié)省了一部分開支,但一學期下來,她仍要為此花去約合人民幣兩三千元。她形容道:“學校的書店就像奢侈品店。”

“教材和書非常昂貴,尤其是學術方面的書籍。我一般會采取這樣的辦法:要用到的書爭取去圖書館借,要學的內容就看電子版的學術期刊。”陳益還提到,國外文具的價格也高得出乎意料,“我一年大概在文具上花費了近40英鎊,約合人民幣300多元,這可比國內高多了。”

服務性消費也是高消費

一次普通的理發(fā),或許在國內算不了什么。但在國外,它卻成了留學生不約而同提起的一項支出。因為和國內相比,國外的理發(fā)費用昂貴了不少,堪稱“高消費”。

男生修剪頭發(fā)的周期短,因此陳益對理發(fā)深有體會,“男生剪一次頭發(fā)要十幾英鎊,太嚇人了。我在國內總是一個月剪一次,在國外只能多忍一忍。”他說。

徐閏佳也表示:“在加拿大,若去外國人開的理發(fā)店,男生簡簡單單地剪個短頭發(fā)就要花費差不多人民幣300元左右。女生剪發(fā)更貴,還別提染頭發(fā)和燙頭發(fā)。”有些華人開的理發(fā)店價格相對便宜些,但即便如此,她曾在一家華人理發(fā)店簡單地剪了次頭發(fā),也花費了人民幣300元左右。為了盡量節(jié)省開支,男生女生各有高招。徐閏佳說:“我現在一般每年回國后剪一次,我身邊的許多男同學則干脆買套理發(fā)工具自己動手。”

留學的一些隱性開銷只有到了海外才能接觸和了解到。這往往令留學生措手不及。從了解到并摸索出節(jié)省開支的方法,往往需要時間。其實,提前了解這方面的信息也是可能的,比如提前向學長咨詢,或上相關論壇瀏覽、提問。總之,把功課做在動身出國之前,將有助于做好合理的資金預算與規(guī)劃,使留學之路更加順利。

附:美國留學省錢攻略

住宿費:

住宿的花費與地理位置有很大的關系,學校的宿舍一般偏貴,而且提供給本科生的比較多,一般研究生需要自己在校外租房。

一線大城市的租房費用比其他城市要高很多,一般在大城市較好地段一間房間的租金達到1000美元以上,如果地理位置較遠會相對便宜,大概在600-800美元不等。大城市與其他城市或者小城鎮(zhèn)相比,租房費用上面相差很多,比如在波士頓市中心一間房每月的租金為1200美元,如果是中部一些州的小城鎮(zhèn),一套較小的包括廚房,衛(wèi)生間,臥室,客廳的房子,租金大概在800元左右甚至更低,幾個人居住平攤下來的費用更是要便宜很多。

餐費:

不管是在校外還是在學校食堂用餐,一頓飯大概7-10美元,快餐類比如麥當勞,Burger king等,十幾美元也可以搞定,但是如果去比較有特色的餐廳,那花費就不好估算啦!在餐費方面比較省錢的方法還是自己解決溫飽問題,自己買菜來做,一個人每頓飯的花費也就在4-5美元左右,還可以按自己的口味,吃的比較可口和舒心。雖然自己做可以節(jié)省費用,但還是會建議同學們時不時出去找找特色餐廳體驗不同的文化。

書本費:

眾所周知,美國的書本費比較貴,一本新的教科書可以達到100美金以上,所以,如果直接購買新書,將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我們可以省錢的方式就是利用Amazon,eBay等網站購買二手書,或者從師哥師姐手中買書。即使是二手書的價格,也沒有我們想象的便宜,但我們用書時,要注意保護,不在書上亂寫亂花,等到畢業(yè)時再賣給學弟學妹,或放在網上售出造福其他同學。

生活費:

平常我們少不了生活開支,在一些超市,可能會有設置專門的區(qū)域銷售打折產品,比如你可能偶爾會在這個區(qū)域淘到25美金一套的king size大床被子,完全嶄新,并非二手。說到二手,二手店在美國非常的普及,有純個人開設的小二手店生意,也有非常大的連鎖二手店,例如GoodWill,Thrift City等,他們賣的都是捐贈來的二手貨(有同學想要將二手物品賣給二手店,他們是不收的喲,只接受捐贈的物品),貨品琳瑯滿目,從衣服到家具,應有盡有。店旁邊有專門的捐贈中心或捐贈箱柜,有專人負責去收集和處理捐贈來的物品。如果你在美國工作,記得保留好捐贈物品的收據,因為它們可以用來抵稅。同學們可能不習慣去購買二手衣服,但是類似家具,室內擺設等我們沒有必要花大價錢購買新產品,就很適合去二手店逛逛。圣誕節(jié),黑色星期五等節(jié)日的打折活動,是小僧們不能錯過的好機會,但是切記要合理購買不要盲目消費喲!

通訊費:

到了美國之后需要購買電話卡保持跟朋友同學之間的聯系。美國主要的幾家通訊運營商有AT&T、T-mobile、Verizon、Sprint等,其中AT&T、Verizon價錢比較貴但信號較好,上網速度比較快,T-mobile的價錢比較低,但是信號稍差。信號的強弱跟地域的分布也有關系,要咨詢身邊的同學在當地哪種比較好用。T-mobile的資費是比較低的,適合留學生使用。這些通訊運營商會提供很多套餐,包括prepaid(預付)、Individual Plan(個人套餐)、Family Plan(家庭套餐)、Monthly Plan(月付套餐)。如果有三五同學一起可以辦理家庭套餐平攤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