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這個時候我們總會接到五湖四海的來電,他們有的是自己DIY申請,有的是跟其他機構合作;有的來自國內外頂尖名校,有的來自一個普通的本科,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可能要面臨或者已經面臨今年申請的失敗。同學和家長們希望我能幫助做些什么盡量挽回或者為來年再戰(zhàn)做準備。那么在這里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美國留學申請中可能造成我們申請失敗的原因,未必適合所有同學,僅供參考。
不能準確的定位
說起來,遇到最多DIY申請失敗的大多數(shù)都是頂尖名校的同學,尤其是美本的同學。這些同學可能經常會說:我們專業(yè)的學生,隨便申一伸就能進前20,這已經成了孩子們的口頭禪。這種心理會導致他們在戰(zhàn)略上就不夠重視對方。在申請的時候也會去參考學長、學姐們的經驗,可是,學長,學姐的經驗就一定適合你嗎?以經驗來看,學長、學姐們的經驗可能存在虛夸和太多的個人色彩。并且同學們聽來的大多是成功的經驗,不成功的經驗很少有人拿出來講。所以,或多或少的會造成定位不準,盲目追求排名的現(xiàn)象發(fā)生。
沒有恰到好處的文書表達
去申請名校的同學本身很優(yōu)秀,這樣優(yōu)秀的申請者有很多,那么學校到底會選擇誰呢?學??粗氐某宋覀兂R姷挠布尘?TOEFL/IELTS,GRE/GMAT,GPA)外,學校還要看到我們活動,實習,科研(不同學位,不同專業(yè)側重點不同。學校非常重視學生的學術動機和職業(yè)發(fā)展目標,你要怎樣把你的動機,忠誠度,將來的職業(yè)或者學術規(guī)劃闡述出來,讓學校相信你,認可你真的有很好的背景和潛力,在經過學校的培養(yǎng)后達到你所期望的目標是至關重要的。雖然這都是我們所經歷的真實情況,但是我們做申請的時候肯定要去做適當?shù)臐櫳?,大學也是知道你肯定會去潤色的,但是潤色是否合理,可信度是不是高,尤其是你體現(xiàn)的價值觀,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與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是否一致呢?這就是為什么有些同學看起來背景非常不錯卻沒有申請成功,而在我們中國人看來背景一般的同學的申請結果卻非常好。不浮夸,不做作,不妄自菲薄,真實,真誠,恰到好處的文書表達對于申請成功尤為重要。
缺少和學校的有效溝通
馬里蘭的一位教授(畢業(yè)于普林斯頓)在講座中提到學校非常注重學生和學校的溝通,通過與學校的溝通,可以看到學生的寫作和溝通能力,同時可以了解到學生是否有對人發(fā)自內心的尊敬,對人家研究成果的認可等。這里面體現(xiàn)出很多的細節(jié),同學可能不會特別注意到這些細節(jié),比如郵件問問題很直接,可能不小心流露處令人反感的地方。從申請流程方面去看,網申填寫的是否準確,成績單是否準時郵寄,標準化考試分數(shù)的遞送是否安排的合理,補交的材料和分數(shù)學校是否收到了,有沒有及時的準備面試,申請材料是否完整,申請已經被審理了嗎?申請過程中有很多繁瑣的環(huán)節(jié),你說這些小環(huán)節(jié)不重要嗎?小編曾經做過幾年的申請工作,深深地能體會到這些小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招生辦公室的小秘書和招生官也都是普通人,也會犯錯,也會有自己的主觀色彩,怎么能盯好每一步的申請,怎么能跟學校有效的溝通都是一門學問,做不好,陰溝里的小船可能說翻就翻了。
你跟學校匹配了嗎
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綜合排名14)的教授在講座的過程中提到他們研究生的負責人特別想招一個臺灣的學生,這個學生的無論是硬件成績,軟件背景經歷,還是研究能力都特別好,還寫過比較高端的文章,但是當學生材料拿到錄取委員會后,大家經過討論,決定不予錄取。原因是這個同學的研究興趣和目標,沒有一個老師匹配,沒有一個老師能很好的指導他,雖然很優(yōu)秀,但是來了后學不到東西。從另一個角度講,學校錄取學生是需要你去干活的,如果學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學校工作中,甚至完全不感興趣,活就沒發(fā)干了,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所以當同學們只看學校的排名,沒有花費精力去分析自己和學校和項目是否匹配時,申請可能就會打水漂。尤其是像地質,地理,生物這樣的研究型學科碩士申請和所有的博士申請,沒有具體的去分析教授的研究領域,目前的研究進展,和教授的招生偏好就去申請是非常不理智的。
留學申請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很多時候并不是你不夠優(yōu)秀,不夠有能力,只是你有沒有足夠的精力,足夠的敏感度和足夠的信息來源。所以,現(xiàn)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如果正經歷或者曾經經歷過申請失敗,請一定不要自怨自艾,不要失去信心,再一次站起來,你會更優(yōu)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