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赴美留學的中國留學生人數持續(xù)飆升。“出國留學生”這個頗受中國人青睞的頭銜,正逐漸從官二代、富二代專有的“奢侈品”,轉變?yōu)樯鐣袑与A級、甚至工薪家庭也在努力爭取的目標。在這個日益龐大的留學大軍中,低齡留學的風氣在最近幾年也已蔚然成風。這背后到底是怎樣的真相(為什么沒有一所美國學校以 “培養(yǎng)精英”為目標?)?
40萬留美生背后的真相
教育部公布的官方統(tǒng)計數據顯示, 2012 年,中國留美學生人數為 19.4 萬,占全美外國學生比例的 28%,2013 年中國留美學生人數約 25 萬, 2014 年估計約為 30.4 萬,這個數字尚不包括留美的中小學生。如果加上“小留學生”,中國留美學生達40余萬。這真是個驚人的數字。
各種數據表明,中國的出國留學群體還在不斷擴大,并且呈現出多樣化、低齡化、大眾化的趨勢,他們都有一個不能多說的目的:脫離中國學校。出國留學,等于是用“腳”為中國教育投了一票。
中國教育發(fā)生了什么事,中國的父母們?yōu)楹味技敝押⒆铀偷?a target="_blank">美國留學?除了大部分人富裕起來后,對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視之外,和中國現行教育體制也有關系。中國的教育方針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終歸是在培養(yǎng)“勞動者”,讓他們找到好工作。而美國的教育理念不一樣,是要將孩子培養(yǎng)成人格與思想獨立的、有社會擔當的人才。中國人相信“贏在起跑線”,所以在中小學階段給了學生太多壓力,讓孩子天賦盡失;而美國人相信“贏在終點線”,所以美國基本上不管小學、初中,而對高中和大學階段極為重視。其結果是,美國無論是科技,還是人文的創(chuàng)新,都遠遠把中國甩到后面。
美國教育的吸引力在哪里?
美國與中國教育的差距,始于高中,高中的學制比中國多一年,而且是學分制,相當于大學的課程提前到高中學習,相應的,教師的水平比中國高中教師的水平高出許多。到了大學階段,美國擁有相當數量的私立與公立(州立)大學,很多都是世界一流,因此申請人可以有大量挑選的余地。在全球大學排行榜中,美國大學總是位居榜首。在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學中,美國大學占大約20多家。
一是:美國高中AP——大學先修課
大部分美國高中階段是9-12年級,有四年的時間學習。中國的高中階段其實只有兩年,第三年要準備高考,基本就沒多少機會學新知識了。而且,美國高中是學分制的,即開設AP課程,因此可以開出比中國的高中多得多的必修課和選修課。普通一個美國高中,都能開出上百門的課,跟一所小型大學差不多,這點中國大部分高中都無法相比。AP 的重要性已經超過 SAT,成為進入美國一流名校的第一塊敲門磚。AP(Advanced Placement)是大學先修課,即把大學的課程超前放到高中來上的意思,是學生讀完高中課程后,開始自學或學校輔導學習的大學課程。AP 考試是大學理事會主辦的全國性統(tǒng)一考試,目前在全美的 25000 所高中里,已有 80% 參與,即 2 萬所高中開設AP 課。AP 已在全世界約 100 個國家舉行考試。全世界主流大學,例如哈佛、耶魯等都承認 AP 學分,學生入學后可以 AP 課程抵大學課程,以達到縮短大學的學習時間、跳級和省學費的目的。
二是:美國大學專業(yè)緊密結合社會需求
我們大多數人在上大學前甚至大學畢業(yè)后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對什么感興趣,美國教育充分避免了這一弊端,他們允許甚至鼓勵學生在決定專業(yè)之前去發(fā)掘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同時,美國大學專業(yè)比中國多1/3,《紐約時報》的網站報道,2010 年,全美大學及學院向教育部上報的專業(yè)約 1500 多個,其中約 400 個是 2000 年~2010 年的 10 年期間為適應社會發(fā)展而新開發(fā)的,也就是說,平均每年有 10 個新專業(yè)出現。與此相反,中國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全中國大學專業(yè)不到 1000 個。專業(yè)少意味著社會分工和涉及社會的成熟度少。這也是中國大學生就業(yè)難的一個原因所在。
三是:自由的辦學理念
美國沒有全國性的中央教育系統(tǒng),也沒有“全國教學大綱”之類的教條。聯邦教育部不干涉各個學校教材和課程的選擇,也不批準文憑證書,只是以立法的方式輔助學校獲取教育資金或幫助學校發(fā)展。美國憲法將公立中小學的教育責任劃到各個州,由各州自行設立教育標準,考試由州政府定制。州教育系統(tǒng)包括州教育董事會和教育局,董事會決策,教育局執(zhí)行。學校由從所在地居民中產生的學區(qū)董事會管理,學區(qū)的最高負責人為學監(jiān),由選舉產生。學區(qū)董事會管理學區(qū)內所有公立學校的預算并任免教職員工。
政府基本上不直接管理學校,政府只是從立法和政策上規(guī)范學校。教育部官員只做政府性督導和有關資金的分配。課程、教材、教學設施及教學大綱都由各學校教師自行決定。私立學校注冊后,經營得好,想拿資格認證的,就要通過同行認可,由大家評定。給了辦學者最大的自由空間。
四是:優(yōu)良的本科教育
美國大學會安排數名聯絡人督導學生的學業(yè)進展情況,如斯坦福大學,所有入學新生都將配有一名與學生將要選擇的專業(yè)有關的老師作為指導咨詢老師,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最終感興趣的學習領域。除指導咨詢老師外,學生在大學第一年還有一位“peer advisor”,通常由高年級的學長擔任,幫助引導學生處理大學一年級出現的各種問題。
另外,中國學生與社會脫節(jié),眼光局限,沒有行動能力,而美國學生有世界眼光,有行動能力,這在中央電視臺《對話》節(jié)目里中美高中生的表現中表露無遺。美國幾乎所有大學的培養(yǎng)目標都以世界公民、領導能力、前瞻眼光和行動能力之類的字眼為關鍵詞。 如此優(yōu)良的本科教育,是國內大學不能比的。
家長們如何看待出國留學?
現在的家長大部分都是70、80后家長,都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大部分有遠見的家長,都不太滿意國內的教育,所以,選擇讓孩子出國留學。其主流觀點有兩點:
一是,國內大學的教學模式和理念已落后。國內大學重科研,不重教學,學到的知識很膚淺,知識結構也不是很好,大學很容易就混畢業(yè)。希望孩子能在美國接受本科教育,學到應該學到的知識。
二是,出國留學并非為了孩子有個海龜的身份,沒有真才實學,海龜身份也不值一文,關鍵是希望孩子在思想和人格上要變得獨立,這是美國大學令人稱道的一面。孩子有了良好的價值觀和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只要努力和堅持,一定會有一個滿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