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留學的小伙伴們應該對RateMyProfessor.com或者Koofers.com不陌生。這兩個網站已經成了美國大學校園必備神器。
選課前看一看,有益“學習”。小編承認,之前在每個學期開始選課前,寶寶都會打開那兩個網站,把想選課的授課教授名字輸入進去,看看評論……如果低于3星,我會為了GPA避開雷區(qū)。。
網站稱他們有超過100萬個教授,只要是在美國大學全職教書的,一定都能在網站上搜到!確實有這么神奇。任何部門的大部分教授都能找到。
該網站打分內容主要包括5項:難易度,實用度,清晰度,打分人對此門課的興趣,以及一個綜合評價。在那里面,有很多言辭相當激烈(目測都是被坑了氣急評論的),不造他們在評論之前有沒有考慮過教授的感受。。真當教授們不上網?
今天在密歇根州立大學化學部門的Marcos Dantus教授對于這一現(xiàn)象錄制了視頻,內容是朗讀學生在Koofers上給他的評論。
“這男的就應該離教室遠遠遠遠的!”
“如果可以,我想給Dantus個負分。讓他教書還不如讓他在實驗室做實驗,這樣的話教室里就會有個真正的教授來上課了。”
“上他的課像在地獄里煎熬一樣。。”
“不多說,反正上他的課我拿了個2.0GPA。。”
“今天我開車沒系安全帶,因為我出車禍死了就不用來上這節(jié)課了。”
像這樣傷教授自尊的評論太多了。。Dantus教授表示,還好吧,不怎么心痛,畢竟他教的課確實很難,可以理解有些學生接受不了那個難度。
寶寶覺得,這網站的打分還是不能全信。。畢竟誰都能注冊,誰都能發(fā)言。也就意味著那些完全不努力,一直在劃水的學生也能發(fā)言!那些劃水拿不到高GPA不很正常嗎?讓教授全權背鍋太不公平了!
想想那些兢兢業(yè)業(yè)教書的教授要背負這樣的言論,寶寶就覺得很同情。。不過有啥辦法,誰叫它是匿名的?要與教授正面講,恐怕那些熊孩紙們就沒那個膽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