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他新興國家一般,中國過去10幾年里的海外留學熱,最終誕生了教育全球化市場,除了資金與勞動力,留學生亦成了國際流動資本,而且數(shù)量龐大,最終成就了近年來興起的世界大學排名版的存在與價值。
在2016年英國高等教育論壇上,我認識了《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以下簡稱泰晤士)主編費爾·巴蒂(Phil Baty)。
巴蒂今年42歲,有20年在教育界的從業(yè)經(jīng)驗。
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朱善璐曾稱巴蒂是“education secretary for the world”(全球教育大臣)。
坐在倫敦一家咖啡館外,巴蒂娓娓道來。
12年前興起的原因
全球各種大學排名榜多如牛毛,真正能受到全世界廣泛關注的,泰晤士榜是其中之一。
此榜非常年青,不過12年歷史而已。
巴蒂解釋說:上海交通大學是第一個吃螃蟹之人,于2003年首創(chuàng)了世界大學學術榜單。
泰晤士緊隨其后,2004年聯(lián)手QS制榜(后泰晤士開始單獨制榜),成為這個新興市場的領頭羊之一。
跨國貿(mào)易早已不是新鮮事,甚至成為地球村。
可為何大規(guī)模的教育跨國越界,僅始于十幾年前?
并最終催生出了全球大學排名榜單,受到市場青睞?
是因為中國過去十幾年強大的出國留學熱潮嗎?
巴蒂不這么認為。為何教育全球市場在二十一世紀初興起?
他給出的原因是:
第一,全世界發(fā)展中國家新興中產(chǎn)階級崛起,國際留學生數(shù)量陡然上升。今年預計是500萬,到2025年,該數(shù)字將攀升至800萬。這是一個新興的龐大市場。
第二,對于廣受歡迎的英美大學而言,排名榜能協(xié)助其海外招生。
第三,國際科學研究工作正變得越來越全球化。單科排名榜顯示各??颇繉嵙Γ瑥亩鴧f(xié)助高校找到適應的合作伙伴。
制造流程:
每家排名榜公司的排榜標準各有千秋,大多包括學校資金、師生比例、海外留學生與本國學生比例、文章被國際引用次數(shù)、國際聲譽等等。
一個同等指標,每家公司設計的權重(即重要性)各有高低。
所以,同一家高校,不同榜上的排名會有差異。
巴蒂介紹說,泰晤士榜從去年開始自主收集分析數(shù)據(jù),總共征集了全球1200所大學的資料,得到約50萬個數(shù)字資料。
這些基礎數(shù)據(jù)全部來自于大學。
通常的程序是:大學免費向泰晤士榜提供所要求的數(shù)據(jù),其回報是一份免費的數(shù)字分析,顯示自己在世界上的排名。
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
我問巴蒂,像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這樣的名校,會在乎排名榜嗎?巴蒂說:他們的確不在乎,但他們明白排名榜的重要性,所以每年都會提供數(shù)據(jù)。
英美大學仍然領跑,但后有追兵
巴蒂曾經(jīng)幾次訪問中國,他對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朱善璐印象深刻。
巴蒂說:朱先生知道大學基金的重要性,我感覺他如饑似渴,迫切地想提高北大的質(zhì)量與聲譽。
而我們英國在遭受金融危機后,對大學投入減少,我覺得英國政府對大學重視不夠。
巴蒂認為香港理工大學崛起速度很快,校齡不過25年而已。
巴蒂分析,該校成功原因來自于財力、政治支持、領導人及學術帶頭人。
他還認為:印度的教育比中國起碼落后30年,因為中國一直在加大教育投資,而且大力支持排名靠前的優(yōu)質(zhì)大學。
而印度上個月才開始提高教育方面的投資。
英國如何保持大學學術自由?
巴蒂說,英國大學非常自由,真正擁有自主權,不受政府管控。
財政上,英國大學大多來源于研究基金、學生學費、公司合作以及政府投入。
隨著英國財政緊縮政策的不斷實施,來自政府的資金越來越少。
但這并非大學不受政府管控的原因。
巴蒂解釋說:為了減少或者避免政府對大學的學術干撓,英國特設有一介于政府與大學間的第三方機構——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 (英國高等教育資助委員),該機構負責向各大學分發(fā)政府下?lián)艿拇髮W經(jīng)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