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都希望能好好學習,吸收國外先進或不一樣的養(yǎng)分,最好同時還能交的到國外朋友,最起碼也要有很多的中國朋友。
但是,讀書和社交都需要精力,讀書需要一個人的時間空間,社交也需要花心思去打理,到底哪一種對你來說更重要?兩種真的不能兼得嗎?
就讀于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電機工程系的邵同學,在課堂上一邊滑手機瀏覽中國社交網(wǎng)站,一邊聽教授講課,這期間他不曾提出任何問題。
邵同學坦言,他不想費神縮短與美國本土同學的語言差距,他只關(guān)心學術(shù)氛圍。上大一時,邵楚天加入了一個兄弟會,可他卻覺得這阻礙到了自身的求學進度而很快主動退會。
那么,我們留學期間真的應(yīng)該只關(guān)注學習嗎?
求學or 融入社會?
曾在英國布里斯托大學讀書的楊天天說,在英國學習的一年半時間里,雖然他并沒有融入英國人的生活,但是他并沒有感覺孤單。
“我感覺學業(yè)比融入社會更重要。即使融入了當?shù)厣鐣?,以后回國或者換了別的國家,原先的融入感可能會成為新生活的絆腳石。但知識不一樣,無論走到哪里,知識都有用途之地。”楊天天(化名)感慨地說。
趙璐璐目前在美國愛荷華大學讀書,她曾經(jīng)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把社交放在了后面。
“如何看待求學和社交,不同的人肯定會有不同的看法吧。我學習的是計算機專業(yè),每天忙得暈頭轉(zhuǎn)向,鎮(zhèn)上的餐館都沒去過幾趟。學習已經(jīng)很辛苦了,社交肯定要排在后面。”
韓孟迪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讀書,她認為社交并不是出國的主要目的。
她說:“求學比融入當?shù)厣鐣匾恍ξ襾碚f,出國就是為了學習知識、了解世界。融入當?shù)厣鐣梢宰鳛樨S富課余生活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出國的主要目的。”
關(guān)注學習難道不對嗎?
當?shù)氐牧曀赘约簭男∈苓^的教育會有很大的沖突,這嚴重阻礙了我們?nèi)谌氘數(shù)厣鐣?/p>
“有時,當?shù)氐牧曀赘约簭男∈苓^的教育會有很大的沖突,這嚴重阻礙了我們?nèi)谌氘數(shù)厣鐣?。比如,有一次,老師請我們在他家聚會。當時我并不富裕。知道這個消息后,我特意沒吃午飯,想到了晚上可以大吃一頓。但一到老師家就傻眼了,各種餅干、零食、奶酪、紅酒,根本填不飽肚子。后來我才知道,他們的聚會大多只提供這些食物。結(jié)果我餓了一晚上,到半夜才吃了個三明治。” 楊天天笑著回憶當時的窘態(tài)。
沒有精力和文化差異阻礙了我們的社交
“一是沒有精力,我是為求學而來的,所以更注重學習;二是文化差異,和美國同學一起吃飯、聊天很簡單,但是要和她們發(fā)展成閨蜜太難了。平時我不喜歡運動,也不喜歡聚會,所以,和外國人成為朋友的幾率特別小。”說到這里,趙璐璐通過微信發(fā)來一連串“笑哭”的表情。
如何正確看待求學和社交?
“在歐美國家,文化是多元的。首先要明確,無論你在哪個圈子,學習都是首要的任務(wù)。其次要學會放下文化自卑,順其自然就行。”
——楊天天
“做一個懂美國的中國人就好,沒必要硬生生地把自己變成美國人。我們可以抱著開放的心態(tài)廣交天下好友,用求同存異的心態(tài)對待文化差異,但不能因為不同就過分吹捧或者貶低其他文化。同樣也要明白自己身上的中華文化烙印是值得我們驕傲的。”
——韓孟迪
留學路上求學固然重要,但社會交往也是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證明你是社會的一部分。兩者兼顧雖然可能精力有限,但也萬不可只擇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