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書價太貴 如何節(jié)省教材費用

閱讀:9233 來源:轉載
分享: 

在美國買書,大家有一個共同的感受:書價昂貴。隨便買一本教材就動輒超過100美元,讓人難以接受。想復印別人的教材,濃厚的保護知識產權意識也讓人不敢隨意妄為,所以只有買價格相對便宜的二手書。

據曾在美國留學的魯佳在《中國青年報》撰文介紹,不到美國不知道書有多貴。以我們的教材為例,買一本全新的合同法教材需要120美元——這個數額遠遠超出了我長期以來對于教材費用的預算。

省錢的辦法也有,在印第安納大學伯明頓校區(qū)(IUB)的各大書店里有一項特別服務,就是出售學生用過的舊教材。因為,僅就學習而言,雖然學生們需要全新的知識,但并不一定需要全新的教材。在書價如此之高的美國,我只能放棄在國內養(yǎng)成的“不買二手書”的奢侈習慣。

書店里的二手教材來源于上一學年的學生。全新的合同法教材要120美元,二手教材則需要90美元。這個價格其實也不低,但二手教材仍然供不應求——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會把自己剛剛用過的教材賣掉,動作稍慢,就買不到二手教材了。

為了省錢,我和同學還計劃過一個人買新教材,其他人借來復印。如果放在國內,這種做法是非常自然的事——復印資料、筆記和教材幾乎是大學生活的一部分。但在美國,我又是法學院的學生,這個念頭剛冒出來就覺得有些不對勁兒。因為在美國,私自復印整本教材會被認為是不尊重知識產權的表現,法學院的學生這么做就更說不過去。雖然復印機就擺在法學院的大廳里,供學生自由使用,但鮮有人在大廳里明目張膽地復印教材。

從某種意義上講,美國書價昂貴可能并不完全是一件壞事。書賣得貴,直接受益者是作者——知識產權擁有者,最終受益的是文化產業(yè)和整個社會。知識產權擁有者獲得較高的報酬,可以衣食無憂地生產出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原創(chuàng)作品代表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先進文化,是推動一個民族文化和精神發(fā)展的重要力量;優(yōu)秀的文化產品也是這個國家和民族最值得驕傲的東西。

標簽: 生活 留學指南 留學攻略 51offer編輯:usaedi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