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LTS幸運地拿到7.5 分享一下我的成功備考經驗

閱讀:17815 來源:Hello UK
分享: 
拿到有條件offer的同學不少還在刷雅思分,本文分享一位烤鴨的成功經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經過六、七個月假日出門就去圖書館,唯一看的書就有教科書的日子,以及無數(shù)次考試,我終于打敗IELTS怪獸,成績也超乎預期的好。為了感謝前人分享,我也來貢獻我的小小心得,祝福大家都順利過關。

R/W/L : 7.5

S : 6.5

Overall : 7.5

不一定要補習

我上過某家補習班的Speaking+writing課程,雖然八周課程我只去了五周。如果再讓我選擇一次,我不會把錢花在補習班上。原因是補習,如果沒空練習是沒用的,因為IELTS考的是英文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需要時間累積的。想象一下學跳舞或某一種運動好了,不管老師示范了多少漂亮的動作與技巧,不實際去練習個百次千次的是沒用的,看過聽過就忘。如果你跟我一樣是上班族,本來就沒有多少時間念書,不要再把時間浪費在補習了。自己練習,找出問題,如果有預算,請位家教吧。

不用怕孤軍奮斗,網絡上IELTS考試的資源多到快爆炸了,如考古題、考前預測。IELTS相關的準備教材也是滿山遍野阿,上網買二手或是走一趟結構群書店即可。

Speaking 跟Writing應該是大多數(shù)學生的弱項(下次走進補習班可以注意一下他們的成績公布欄),要靠這兩科考高分來拉高平均分的機會不多啦,相較之下,Reading及Listening比較容易達到。畢竟Reading考到8、8.5分超高分大有人在,但要Speaking考到8分? 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困難(有考過)。

用我的經驗證明,Reading及Listening是可以靠自己練習的。我第一次考試分別得到7及6 分,之后這兩科都在6.5至7分之間震蕩,直到最后一次考試才兩項成績同時進步到7.5,總分也才達到學校的要求。但我的Speaking考到6.5 之后,最高也只到6.5而已。

不可諱言,Speaking、Writing是考官直接評分,難避免主觀影響,加上題目有簡單有難,有準備過沒準備過也有差,能拿幾分很難說,有時候運氣也挺重要。在Speaking考試中,考官的表情、語調及態(tài)度也都會影響考生的表現(xiàn)(我就是…)。根據(jù)一位 IELTS講師的說法,Speaking考過7分以上的考生,通常再考一次成績也會是落在7,但是程度在7分已下的學生,每一次考試在5.5、6、6.5 之間擺蕩是有可能的。好了,講了一堆,其實重點很簡單,如果你的成績只差學校要求0.5分,與其著力在提高Speaking的成績,不如多下點功夫在 Reading或Listening,可能ROI比較好。

作答時間很重要

關于Reading,我主要使用的教材是Cambridge 4-6、IETLS Practice now plus等,我沒有上過課,我都是直接做題目,做過幾篇其實就可抓住IELTS到底想考什么–無非就是同義詞替換、代名詞(需注意句子結構)、文意測驗(第一段很重要)等。有點像是紙上版的大地游戲,只是要讀快一點,然后找出隱藏的訊息(練習到后面還覺得挺好玩的)。

Reading最大的考驗是時間管理,若我記得沒錯,平均一個問題只有一分鐘時間作答。剛開始我也會常常卡住,卡在某個段落或是問題,好像腦袋突然停機了,無法思考(這種情況也出現(xiàn)在口說考試中),時間一秒秒過去,就會更驚慌失措,重復在同一個地方打轉,最后全盤皆輸。這是錯的。

我發(fā)現(xiàn)在Reading考試中,只要抓到一個線索可以左證你的答案是對的,90%都是對的,就算是Yes, No, Not Given 這種容易誤判的題型也是一樣的。會答錯,都是自己猜測或想太多。根據(jù)我多次考試經驗及求證老師的結果,IELTS考試不會玩把戲、考邏輯或是設下陷阱讓考生跳,這不是智力測驗,所以大可放心的去找答案,而答案一定就在清清楚楚的在文章某個地方,只是被忽略而已。我的方法是每一次做完題目都要詳細檢討,倒不一定要查遍所有單字,但是一定要研究出為什么正確答案會A不是B,而自己判斷錯誤的原因是什么。

多聽BBC

Listening 的部分,我只能分享一個心得-抓住老外說話的tempo,然后認、真、聽。我知道大家考試時候一定都是繃緊神經,怎可能隨便聽,但是我所說的認真聽跟「用力聽」不同。剛開始我真的很用力(全身也很用力),想要仔細的聽清楚每一句話,甚至我會邊聽邊用筆不自主得抄寫句子,我后來發(fā)現(xiàn)這是個大問題,因為當我更想要仔細聽清楚每一個字,開始用腦袋去思考的時候,我會卡在某一個地方,被對話拋在后頭,這一晃神就是一大段錄音已經過去。

我后來的策略就是放輕松,就像聽音樂一樣,不思考,也放棄要將每一句話都聽得清楚的企圖,我只是聽,聽老外講話的節(jié)奏,聽語氣轉換,聽連接詞,好玩的是,這種方法反而讓我聽得更清楚。剛說到Reading不玩把戲對吧,但在Listening要小心一點,因為Listening是反映真實學校生活的對話,既然是人的對話,當然會有說錯話、更正信息、推翻原本計劃、討論的情況,這也是為什么先要認真聽的原因,因為如果聽到一個訊息就作答,就很容易忽略真正的答案是在后面。而且在做答那瞬間通常會分心,耳朵也會關閉一下,這時候答案可能就飄過去了。這也就是為什么我說的要「認真聽」的原因。

好,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玄。提供另外一個明確點的建議好了–多聽BBC??梢韵炔挥萌ヂ燣ive news,有時候題材太難,有時候很無聊。我推薦的是BBC learning English.com的Six Minutes English。這個單元每周會出一段六分鐘的節(jié)目,有兩位主持人討論一個主題,而主題通常都非常有趣。因為此節(jié)目的目的是教學,主詞人用詞遣字不會太艱澀,大多時候還會針對特定詞匯解釋。我甚至聽過一個主題與IELTS Reading的考試文章相同(只可惜是考完才聽到)。Six Minutes English有提供錄音檔及Script讓全球英文學習者下載(感謝BBC),我把每一周的節(jié)目都在下載儲存在MP3天天聽,聽了一陣子之后,在不用看 script 的情況下,我不僅能聽懂,還能聽出每一句話。這樣的練習對我的聽力幫助非常的大。

找位好家教

較難準備的Speaking部分,我很幸運的找到了好家教。PuPu是旅居國外十多年的臺灣人,她自己多年的學習經驗成了很有價值的教學資源,跟native speaker比起來,PuPu比較容易告訴我正確的發(fā)音位置,我也終于有機會再從元音發(fā)音開始學起。(很慚愧,在這之前我真的不懂發(fā)音規(guī)則,我實在想不起來究竟是哪一個年級有教音標阿?)

PuPu也是位非常認真的老師,在這場與IELTS的戰(zhàn)爭中,我覺得她比我更努力不懈。自今年開始準備 IELTS以來,我連續(xù)考了三次6.5,每次都是單項只差0.5分就可以拿到Overall 7分,剛開始我會安慰自己只是運氣不好,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之后,只能承是自己實力不夠。眼看時間一天一天過,距離目的地只差那一步,卻跨也跨不過去,實在非常挫折,也越來越不懂考官的評分標準是什么。在我沮喪得認為我可能真的做不到,PuPu反而更主動積極得嘗試各種方法,希望找出我的口說問題點,不只 每次考試前都友情幫忙,陪我練習特別長的時間,她也幫我改作文,甚至還請她的先生出馬,陪我練上一段。看到自己的家教比自己更認真,我哪能投降?

不要放棄

還好老天保佑,讓我死不認輸?shù)钠饨K于發(fā)揮在對的地方。我的堅持總算到最后有了不錯的成果。因為每個人的程度及學校要求都不同,我的讀書計劃及方式恐怕對大家沒有幫助,但有一個建議我想不會錯:不要放棄+放輕松。

感覺到挫折的時候,請記得這也不過就是個考試而已,沒啥大不了,不會否定你的人生價值??紶€了就再重考就好。唯一會浪費的只有錢,但是錢再賺就有。至于時 間,就算IELTS沒考好,我也不覺得有浪費時間,因為每一天的學習都是會累積下來的,光就「學英文」這一件事,我覺得我每一天都有進步。

總而言之,堅持下去就對了,一定會有好事發(fā)生,也會有貴人相助,雖然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好像快走到死路了,但也許再轉個彎你的目的地就到了,加油加油!

標簽: 聽力 閱讀 口語 51offer編輯:Al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