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我和身邊拿過獎的朋友,以及高校招生官聊過的話題來總結一部分有意向申請獎學金的朋友一定要注意的幾點。
第一:優(yōu)秀的英語語言成績。 每個學校有總統(tǒng)獎,校長獎,還有學院獎,它有不同的等級,如果說你想去爭取這些大數(shù)額的獎學金,一般托福最好要在100分以上。為什么呢,優(yōu)秀的語言成績可能只是一個層面。但是美國很多學校發(fā)放獎學金,他更多地看到了你入校后的可塑性。并不是說你現(xiàn)在就有多優(yōu)秀,而是說你的可塑性、你的英語成績好,你不僅僅可以快速融入這個學校,同時你能在之后有很充分的能力來講述你的故事。
舉個例子,前段時間我不是拿到優(yōu)秀亞洲研究生獎學金嗎?前段時間獎學金的總裁給我寫了一封郵件,但是我剛剛正好在國內(nèi)出差錯過了。這個郵件的目的就是邀請我去參加一個座談會和酒宴,希望我能代表拿這個獎學金的學生跟華盛頓區(qū)的總裁分享成功的案例。同時他們現(xiàn)在正在考慮要加大亞洲研究生獎學金的預算,讓更多的人收益。最后我錯過了,所以我給他們寫了一封信道歉。所以他們更多地是透過優(yōu)秀的語言成績看到背后你的語言能力。
第二:良好的GPA成績。 GPA成績一般應該在3.0以上。從GPA成績學校看到的不僅僅你是學霸或者學渣,不是,它看到的是自制能力,你有沒有對自己人生負責的態(tài)度。如果說你知道很多獎學金都必須要3.0以上,你到底達到這個沒有,它其實是一個對自己的責任感和規(guī)劃,以及自制力的體現(xiàn),成績的背后往往是能力和素質的體現(xiàn)。
第三:班級和學年的排名。 為什么要看中這一點呢,因為很多學校它的某個專業(yè)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也就是意味著它的申請人數(shù)要遠遠超過他所錄取的人數(shù)。所以他希望能真的挑出好手中的好手,這樣的話也能把他的優(yōu)勢繼續(xù)發(fā)揚和擴大,所以這個班級和學年排名是給學校提供一個相對的直觀的印象。
第四:課外實踐活動。 我們都知道活動對現(xiàn)在的獎學金申請來說是越來越重要了,為什么呢?因為在美國教育的根本理念中,我自己總結的,它真的非常關注孩子們的公民意識。這個公民意識分幾點:第一個是服務的意識。第二個責任感,領導力。第三,自身不斷要求的一個過程。我覺得就是這樣的公民意識,讓美國學校對美國學生的考核,更多的偏于課外實踐。
第五:工作經(jīng)驗 ,尤其是很多申請商科的,或者法學專業(yè)的同學們,他們對于工作經(jīng)驗這塊還是比較在意。因為只有你有了工作經(jīng)驗你再回去讀書,你才會對你自己的學業(yè)規(guī)劃有一個更大的決心。學校也相信這樣的學生能更快地融入這個職業(yè),也能更積極地為學弟每妹們提供一個機會,它就愿意為像這樣的一部分人提供一定的獎學金資助。
第六:優(yōu)秀的美國高考成績ACT(針對本科生)。 ACT其實是考核語言的成績,它可能和托福有一些類似,但是ACT是美國高中生考大學必須要考的成績。所以說如果你有優(yōu)秀的高考成績其實你就是和美國高中生在同一個競爭水平上。這樣更好地給學校的招生官和獎學金授予委員會一個參考來說明你到底有多優(yōu)秀。
第七:我非??粗械膫€人陳述和其它文字申請材料。 為什么呢?因為我覺得個人陳述往往是美國錄取官通過文字了解申請人的最直接的渠道,也是唯一一個申請人可以通過文字向招生官介紹自己的機會。個人陳述的情真意切以及體現(xiàn)出來的個性特征也能夠為錄取決定和獎學金的決定提供極大的參考素材。申請人應該十分慎重準備這份資料,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份資料的準備,申請人真正的了解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從而認清自己要走的道路。美國大學很看中學生的可塑性,這個文字申請材料能充分體現(xiàn)你的可塑性,往往它可能會比你現(xiàn)有的學習成績、班級排名、工作經(jīng)驗會更重要。
以上七點,優(yōu)秀的語言成績、良好的GPA成績、班級和學年排名、課外實踐活動、工作經(jīng)驗、優(yōu)秀的美國高考成績、個人陳述等其它文字申請材料。這七點我不想說哪個比哪個更重要,但是總而言之申請美國留學和拿獎學金它其實都是對咱們綜合素質的一次考驗和認可,如果說你通過這個考驗和認可靠自己的實力來做到申請來拿到獎學金,其實對我們自己自信心也是一個提高。所以我希望這七條是一個引導,引導我們真正的從高中階段,從本科生階段,嚴格要求自己讓自己全面的發(fā)展。而且一定不要以一個功利的心態(tài)做事,而要把他當成一個目標,在達到目標的過程中我自己得到完善,通過這個過程,最后拿到錄取學校的通知,以及獎學金我覺得是水到渠成的過程。
Q:學校和專業(yè)的申請,與獎學金的申請時分開進行的嗎?
A:這個是要分情況,有的學校和專業(yè)的申請與獎學金申請是同時的,也就是說你不需要提交額外獎學金申請材料,你在申請專業(yè)和學校的過程中,學校就會自行在做錄取決定的時候作出獎學金的決定,這是第一種情況。第二種情況,學生專業(yè)的申請與獎學金申請是分開的。也就是說你是先拿到錄取通知書,之后你再繼續(xù)申請獎學金,或者說你同時提交兩份獎學金,結果是分開出來。這個一定要根據(jù)你申請的學校來辨別,一定要把這個信息找準,以免錯過申請的日期。
Q:如果大學GPA不是很高,但是工作經(jīng)驗很豐富,拿到獎學金的幾率高嗎?
A: 這個我通過親身經(jīng)歷可以回答你拿到獎學金的幾率還是可以的。原因有兩個方面:第一是我自己的親身體驗,當時我是在西南財經(jīng)大學就讀,我上學期間做了很多的社會實踐,GPA并不是特別高,大概是3.41,然后我交換一年學得挺認真,GPA是3.66。申請CMU很多人的GPA都是3.8、4.9,甚至4.0的,我最后還是拿到獎學金。所以美國獎學金發(fā)放它一定是看你的綜合素質,就是我們之前提到的七點,它不是哪一點比哪一點重要,而是通過這七點能看到你的綜合素質。
第二個方面,就是說這也要因學校而異。像有的學校, CMU的本科生錄取的平均GPA是4.0,競爭非常的激烈。如果說你GPA不是很高,競選的每一個人都非常優(yōu)秀,可能拿到獎學金的幾率就不是特別高。但如果你去一個小而精的學校,國際學生很少,你的GPA雖然不高,但是你有工作經(jīng)驗,有很多社會實踐,又是為數(shù)不多的中國學生,可能你拿這個獎學金的幾率就非常的高。因為現(xiàn)在美國很多小而精的本科學校是非常愿意吸引留學生的,因為它要增加校園的多樣性、國際化進程。
Q:老師,美國大學教授是可以影響獎學金的發(fā)放嗎?前期能多跟教授溝通加深印象嗎?
A:這個答案是yes和no,你在入校之前和老師溝通一般影響老師發(fā)放獎學金的幾率是比較小的,因為你在入校前跟老師聯(lián)系,老師對你并不是很了解,除非你要讀他的博士,因為一旦讀博士的話專業(yè)契合度就非常強。你就必須要展示充分的文章發(fā)表、科研的一些案例。我知道一個例子就是以前我們財大的學生,他上本科期間就發(fā)表了很多文章,最后他就直接和普林斯頓的老師聯(lián)系去讀他的博士生,他就有這個獎學金。是因為他用事實說話,而不是單純的去聯(lián)系加深印象,所以這是第一點yes。
第二點你如果是讀碩士或者本科的話前期和教授聯(lián)系一般對獎學金發(fā)放的影響不大。因為教授不會說給一個他自己不認識而且也沒有辦法提供實際證明的一個學生,來苦口婆心的說好話發(fā)獎學金,因為美國的獎學金發(fā)放還是非常規(guī)范的。第二個入學之后和老師頻繁深度的溝通對你獲得很多機會是有幫助的,像我之前說過的我和這個老師溝通很多,他最后就推薦我去做了一個助教的工作、辦公室秘書的工作,我就有機會可以掙取多余的生活費,這就是助學金的機會。所以這個是要分兩個,入學前和入學后。
Q:老師,GPA3.5,跟著老師做過科研,但是沒有實習經(jīng)歷,這樣可以申請獎學金嗎?
A:同學你好,我還是希望你回到之前我提到過的七點。我看你簡短的描述你的GPA成績,你跟老師做科研的經(jīng)歷可以相當于工作經(jīng)驗。有的時候你只要占幾條其實都沒問題。我想強調(diào)的申請獎學金最重要的一點,它一定是綜合素質的體現(xiàn),你的科研能力、語言能力、自我表達推薦能力、展示出來的潛力。所以有的時候獎學金,不是說我為了拿獎學金而去申請獎學金,而是說他有這個獎學金,我覺得對我自己綜合素質我有考驗我去試一試。一定不要被那些未知的結果所畏懼,一定敢想敢干。如果說你覺得我愿意我想去爭取獎學金,沒有理由你不去做這個事。因為大不了你拿不到?jīng)]有任何損失。所以我建議并且鼓勵你去申請獎學金,只要有的你都去申請。在申請的過程對自己的反思都是一個考驗和評估。當然拿到固然很好,拿不到不要泄氣,因為我剛才也提到過在入學之后你會有很多的機會,有很多其它不同的方式去得到認可,去為自己解決財務方面的壓力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