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幾位朋友來問為什么我說G30項目是坑,作一個統(tǒng)一的解答,另外終究是個人意見,一切觀點以本人在日本各大國立大學(東大、京大、阪大、名大等)和幾所著名私立大學(早大、慶應、立命館等)的所見所聞為依據(jù)。
我的意思并非G30這個項目本身水,除卻文科方面G30學生的教學,理工科方面G30項目依然是接觸著日本科研的最前沿。之所以說這個項目坑,首先在于其定位的尷尬。G30的學生幾乎只會英語,即使一部分會日語,但幾乎沒有能達到日常流利會話甚至學術日語水平的(即能用日語寫論文,用日語進行筆頭或口頭的學術交流)。只會英語的G30學生到了日本這個確實很排外的國家,四年的課程學不到高階的日語,于是乎就會導致交際圈極其狹窄,交不到什么日本朋友,基本都是G30的學生自己玩。
然后到學術交流層面,理工科因為國際學術會議都用英語會好很多,但是依然能感受到一定的限制,畢竟日本人的英語……而文科生的話將會極其郁悶,配日英同傳的學術會議很少,純?nèi)照Z的學術會議很多水平不高的非G30留學生都聽不懂,何況G30的學生。另外,法學經(jīng)濟等學科不用日語也完全正常,但是還有一部分G30是到日本去學日本文學日本史等專業(yè)的,各位不覺得連解讀文獻原文的能力都沒有卻在做相關研究很神奇么?
接著,臨近畢業(yè)問題就又來了,這也正是很多我在這邊認識的G30的學生叫苦不迭的最重要原因。先說就職,無論文理大部分就職需要日語面試,G30的學生怎么辦?回國找工作當然沒問題,但是首先用人單位會自然地覺得你既然是日本留學回來竟然不會日語?!其次G30的留學經(jīng)歷對于就職來說真的沒有太多的助益,面試日企估計會有優(yōu)勢,但是日企的收入水平和職業(yè)發(fā)展大家都清楚。至于學術道路,日本有很多理工科在世界屬于一流水平的學校和專業(yè),但是大部分修士或者博士的入學考試仍然用日語,能用英語考試的專業(yè)也有,但是選擇面會狹窄很多,于是乎最終很多人又只能設法再去重拾TG,往歐美方向探索。而另一方面,文科不用日語考試的就真的太少太少了。
最后我想重點說說在日本攻讀文科的中國留學生的平均水平,這不局限在G30范圍。首先說結(jié)論:文科方面,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的平均水平很低,幾乎達不到國內(nèi)最差的一本學校的學生水平,并且這直接影響到了日本各大高校尤其是碩博階段的學術水平。具體來講,很多人在國內(nèi)的出身校本身就不怎么樣(這里當然不是學歷本位主義的意思,但是若要說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的平均水平,沒人會同意二本學校出身的學生會高于985、211吧?然后到日本留學純粹因為日本留學容易而且費用低還離得近,在這種情況下學術能力和學術態(tài)度可想而知。并且我想說的是,這是普遍現(xiàn)象,即使是日本的頂尖學府比如東大京大,也能看到數(shù)量不少的水得不行的中國留學生。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日本方面來看,政府有鼓勵收留學生的政策,教授們會因為收留學生得到經(jīng)費的補貼,于是也就拼了命地收。留學生的入學考試題目是和日本學生是一樣的,但是老師的閱卷基準則完全不同,導致只為了弄個好點的學歷卻完全不行的人源源不斷涌入日本各大名牌學府。并且在這里透露一點,如果不讓留學生順利畢業(yè),學校將受到責問,掛鉤到具體教授,綜上兩點直接導致的結(jié)果就是只要日語達到一定的水平,學術能力和態(tài)度完全不行的留學生只要敢于去考并且適當?shù)販蕚洌脒M日本的名門校就順利地進了,然后只要進了隨便report啦presentation(日本稱為“發(fā)表”)差成什么樣子幾乎都能順利畢業(yè)拿到學位(尤其是碩士階段,博士階段各校標準不同,據(jù)了解東大還是卡得很嚴)。即使如此,純粹想提高自身學歷水平的人本身也并沒有什么錯,但是就這一現(xiàn)狀而言,對于一心想搞學術研究迫切希望有個比國內(nèi)學術環(huán)境好的人來說就是災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