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學教授建議 如何避免求職申請中的常見錯誤

閱讀:10017 來源:《衛(wèi)報》
分享: 
求職者大都沉浸在如何表現(xiàn)自己的憂慮中,而忽略了求職的本質,且并沒有認識到他們正在與未來的雇主溝通。

英國媒體近日報道,英國劍橋大學教授建議求職者在應聘時應給面試官留下樂觀并注重細節(jié)的印象。

幾年前,該教授發(fā)現(xiàn)學術簡歷存在10個明顯的錯誤,就此提出了寫好求職信的10條建議。

求職者大都沉浸在如何表現(xiàn)自己的憂慮中,而忽略了求職的本質,且并沒有認識到他們正在與未來的雇主溝通。

以下是關于如何避免求職申請中的常見錯誤的五條建議:

專注于細節(jié)

求職者必須特別注意申請工作時的每一個細節(jié),包括文件的格式。

同一申請中,不同的文件應采用不同的版式。

例如,求職信使用保守的Times New Roman字體而簡歷使用時髦的無襯線字體。

這些文件是在不同時間為申請不同職位而寫的。

未來的雇主不愿看到求職者沒有思考如何整合這些文件,也沒有考慮他們的具體需要就將這些文件胡亂的放在一起。

因此,求職者不能只圖輕松草草完成了事,而是應該確保所有的文件與其對應的版式相一致,看起來像是經(jīng)過仔細整理準備的。

使用積極語言

誠實雖然很好,但有時太自然的讓步會適得其反。

比如:“盡管我的工作還沒看到任何成果……”“雖然我還沒有教過研究生……”“我對美國的體系還不太熟悉,但……”之類的話。

為什么你要給面試官留下消極的印象呢?也許是出于誠實謙虛,但在聽者看來,你的潛臺詞是你對勝任這項工作缺乏自信。

大多數(shù)求職者都太注重于列舉過去的成就,用過去完成的事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卻忽略了對未來的展望。

你需要做的是專注于你所做的事情積極的一面,并提出相應的進一步計劃。

并思考你會通過怎樣的方式得到這份工作以及你該如何幫助你的雇主獲得成功。

坦誠面對職業(yè)間隔期

你可以規(guī)避一些愚蠢的回答。如果你在閱讀一份簡歷時發(fā)現(xiàn)出版文章的日期或者是所有會議論文的日期都被省略了,你會怎么想?這些小把戲愚弄不了任何人。

最直觀的結論是有什么事情被隱瞞了——很有可能是一個比較長的職業(yè)間隔期。

申請者都很焦慮他們簡歷上可能存在的這樣的漏洞。

你無法蒙騙面試官,他們也不會感謝你所做的努力。

解決方法是尋找這段間隔期給你帶來的影響,你會發(fā)現(xiàn)這并沒有多大問題。你可以用未來的計劃表明你回到正軌的決心。

例如,列出一張準備發(fā)表的文章的清單,寫明何時何地你想將它們發(fā)表,或者接下來的申請計劃。

回答要點而非夸夸其談

當面試官詢問兩個推薦人的名字時,他們只想要兩個,而不是三個,更不會是六個。過多回答會讓人為難。

你可能會想,我只是想讓面試官知道有多少有聲望的教授愿意為我寫推薦信。

但事實上你的行為只會讓面試官覺得你不僅聽不懂要求,還分不清輕重緩急。

不妨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面試官,明確提出了要求,但你給出的回答卻讓我感到頭疼。

因為我浪費了很多時間精力在你給出的多余信息上,然而我只會與名單上的前兩個人聯(lián)系。

這個原則同樣也適用于申請過程中的其他領域——無論是你遞交的文件、文件內容的字數(shù)還是寫作的樣例等等。認真思考面試官的要求,確切回答問題的要點。

申請前先反饋并反思

在提交申請前先尋求反饋并反思。不要總說“是這樣,但是……”,這樣不僅華而不實,還很不明智。

你并不是去引導面試官并推翻他們的理解證明你自己。而尋求反饋,通過能洞察面試官聘用方式的讀者,你會知曉用人單位錄用職員其實是很主觀的。

尋求反饋并不麻煩,你也不必全盤接受所有的反饋,你要做的只是聆聽和反思。接受反饋或維持現(xiàn)狀都取決于你自己。

標簽: 留學指南 51offer編輯:lina
更多>>相關院校

劍橋大學

所在地區(qū): 英格蘭 所在城市:Cambridge TIMES排名: 1

優(yōu)勢專業(yè):航空和制造工程學 化學工程 土木工程 計算機科學 電氣及電子工程

1681個學生正在申請

免費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