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2版QS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5/16)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高居世界第一。
哈佛大學打敗劍橋大學名列第二,劍橋大學與斯坦福大學并列第三名。
中國的清華大學排名第25,持續(xù)著其矚目的上升趨勢,自2006年后再次將中國帶入世界前25強的行列。
除了清華大學外,其它中國高校也在該排名中有著出色的表現:北京大學上升16位、排名第47,復旦大學上升20位、排名第51,上海交通大學上升34位、排名第70。
中國今年共有7所高校入選世界大學排名前200。
新加坡國立大學以其排名第12的位置在亞洲大學中領跑,南洋理工大學上升26位排名第13。清華大學在亞洲地區(qū)排名第3。
世界大學排名前15

今年排名中,中國高校的亮點包括:在所有27所入選排名的學校中,26所排名提升,其中,3所第一次入選排名。
這些高校名次的提升可以部分歸功于QS針對衡衡引用/院系指標新的方法,該指標被視為調研影響力的代理。
QS 研究主管本史沃特(Ben Sowter)說:“過去十幾年中國在高等教育和研究領域的投入令人驚異。除了已經被多個研究證實的在工程和科技領域的進步,我們的修正過并且更加平衡的關于研究影響力的評估,使中國顯示出更加強勁的表現。”
QS 世界大學排名旨在為學生提供有可比性的、準確的信息,從而能夠對其未來的教育選擇做出理性的決定。
今年,根據學生的反饋以及通過與顧問委員會的咨詢,QS采用新的調研方式以常規(guī)化5個不同院系領域出版物及引用數據。
該改革涉及由生命科學領域學者創(chuàng)造的大量引用,以及較小規(guī)模的自然科學領域。
例如,醫(yī)學在Scopus(世界最大的同行評審文獻摘要及引用數據庫,用于QS排名)的引文數據庫中占49%,但僅有14%的大學學生學習醫(yī)學(英國數據)。
然而,有近30%的學生攻讀人文藝術學科,但由于發(fā)布出版文化的不同,該領域的引文數量僅占1%。
QS 已從院系的層級更正了此偏見、確保了競爭的公平性。例如,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因此上升了36個名次,正當地位居世界前40。
該排名中中國高校普遍的上升確認了中國政府九校聯盟政策的成功。
力爭獲取以及保持世界領先水平,自1998年起數十億人民幣被投入到九所中國的頂尖學府。
所有9所聯盟學校在2015/16排名中上升了名次,其中7所位居世界前200。QS 的排名展現了中國向高等教育機構定向投資的成功,國家調研經費的10%被投入到這些高校。

除了編著排名以幫助學生做出理性的選擇,QS 還通過其QS全球研究生院巡展為學生提供與世界級高校見面的機會。
將于11月1-7日于北京、成都、武漢、上海四地舉行的活動將包括多所在此次QS排名中位居前200的高校,如哈佛大學(第2)、斯坦福大學(第3)、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第27)、明尼蘇達大學(第123),都柏林大學學院(第154)、圣母大學(第195)等。該活動免費參加,此外還將提供多項獎學金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