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于博士生活有很多的誤區(qū),很苦逼,做實驗,看文獻,圖書館寫論文,實地考察,采集數(shù)據(jù),全年無休,早起晚睡,容易腰間盤突出???
NO,NO,NO, 這些都只是傳說!都是國內(nèi)高大上的“博士”生活!!!
那么來看看英國的博士們都在干嘛?

還記的主頁菌讀Master的時候,我的室友是個博士生,成天就看著她起的比我晚,成天出去玩,偶爾打打工,每周末各種找Party。曾有一度懷疑她騙我,這是博士?博士成天就閑成這樣? 再讀Master的時候有趕不完的Deadline,考不完的試,虐到吐,怎么一個博士竟能如此瀟灑。當周末終于有空能跟她閑聊的時候,她竟然告訴我,基本屬于放養(yǎng)狀態(tài),該寫的都寫了,一周見一次導師有時候一個月見一次導師,其他時間真的是沒什么可干,只能沒事找事做,想生孩子的心都有。自己用了幾個星期的時間做了Research,投了簡歷,也得到了一份公司的兼職工作,不過已經(jīng)談好,未來有個項目,跟她專業(yè)相關(guān),等她畢業(yè)就要趕緊上班。
我去,這是博士嗎?怎么跟我當初所了解的博士生活完全相反呢?不是實驗室,圖書館嗎?不是成天在電腦前寫論文嗎?什么時候變成這樣了?我的三觀就這樣被我的PhD室友給刷新了。經(jīng)過長時間的相處,從她那邊也學到了很多,我的三觀,我對英國社會的認識,對英國博士體系的認識,一遍又一遍的刷新著我的三觀。

原來在英國博士不是什么高大上,就是一個做科研的。但是你享受的資源確是世界頂級的資源。因為現(xiàn)在公司都是做項目,這就更加肯定了PhD在公司實際運行中實踐時解決問題的重要性。以前一直以為PhD就是一幫厚眼鏡片,說話,脾氣古怪的第三類人,沒想到PhD在英國找工作是如此的得心應(yīng)手。按照室友的解釋就是,你已經(jīng)是這個圈內(nèi)的精英了,你的專業(yè)知識和3年的PhD培養(yǎng)完全能讓你解決問題,從而為公司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你做的就是技術(shù),對他們來講需要的就是一個有技術(shù)有學識能解決問題的人才,現(xiàn)在的社會不缺人,只缺人才。
沒想到一個成天到處玩的人有如此深的境界我也是醉了,我問她關(guān)于PhD未來職業(yè)方向,職業(yè)方向一般可以分為管理、科研及管理+科研三個方向。理工科的學生一般是可以選擇先科研后管理。當還有了好的科研能力,自然就成了一個團隊的技術(shù)核心,自然需要去指導別人。若工作需要也就自然成為領(lǐng)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