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越來越多人選擇出國留學,理由也是千差萬別。那么留學的意義是什么呢?
江白子通過自己親身感受讓我們看到了留學生遠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孤獨和成長,在疼痛中蛻變成長變得更好,這大概就是留學的意義吧。
出國2年,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自己活的更清楚了,也更孤獨,也正在變得強大。
1.國外沒那么多主流思想去影響自己的判斷,就連臺上站著的牛津劍橋的lecturer都總會嘴上說一句這只是我個人看法。
2.在國外,我找到了自己的夢想。我自認為一直都是一個上進的人,學習好一直都是我重要的事。但是在這漫長的中學生涯,總是缺了靈魂性的東西,就是熱情。一直都覺得最好的就是自己最想要的,到了后來在澳洲預科的時候,不知道以后大學學什么好,那就去biomedicine吧,因為那個系的要求總分最高,后來在國外待久了,發(fā)現(xiàn)成績的好壞只是自己的事,沒人在意,熱情真的很重要,后來還是上了biome的分數(shù)線,但是果斷的選擇了自己的本命。在此奉勸在專業(yè)的優(yōu)勢和興趣中徘徊的,請不要小看了后者的無線可能性。
3.出國真的可以把這個世界縮小,以前覺得高不可攀的,現(xiàn)在依舊是,但是不會陌生了,不會被高墻的圣光閃瞎了眼。你可以接觸到各種牛逼的教授,跟他們說話能感受到真正的平等。你可以接觸到你這個行業(yè)的領頭人物(國外大學跟外面企業(yè)的聯(lián)系很多)聽他們給你最實際的建議。總之教育資源是無法跟國內比擬的。
4.你會體驗到生活十幾年從為感受過的孤獨。孤獨是一劑溫潤的猛藥,無形之中的滲透經常然后恍然才覺得壓的喘不過氣來。這就是為什么經常聽到一首歌,看到一處景,眼眶都會濕。我是個白天很強大的人,晚上在夢里哭醒過好幾次,更是荒謬的夢。孤獨,沒有人在留學的路上可以完全無視,更是人生的必修與來過世上的證明。國內的熱鬧都無法與你有關。為什么求仙得道需到深山尋,因為靜,方得修煉。而靜,只有在國外才是如此的湮滅你,你沒有家人,所識多為泛泛之交,知交也不會隨時在你左右。你一定會也必須靜下來,而人一旦靜下來,不是瘋了就是超脫到另一個境界。
我在中學的時候是個很嗨的人,一到放假就是約約約的那種,現(xiàn)在想來,大部分原因是因為中學的假日本來就很少罷。出國后,自己有了大把自由時間,沒有人規(guī)定最晚什么時候回家,跟盆友在外面吃飯是日常因為沒有人在家煮飯。剛到的那一兩個月是高亢,因為跟之前的生活種種都是不同,然后覺得這種突然改變了的日常開始無趣,然后會反思很多,我到底要做出些什么。我自認為是個很自律的人,所以在我的價值觀里,約約約的生活就是一種墮落的開始,我羨慕那些可以做出一些東西的人。在學會靜下來的時候,我開始學著去編曲,學著去看完一本課外書然后自己在電腦上寫下感想,學著去臨摹寫生畫畫,學著去練鋼筆字。曾經不知在哪聽過一句話,人的一生有六個朋友,旅行,讀書,音樂,電影,鍛煉,養(yǎng)生。而我也希望變成自己欣賞的人。想找人說話了,會跟三兩個朋友在好天氣出去走走,越發(fā)不喜歡一群人擠在一間ktv唱k歌之王。是會明顯的感受到什么叫做“狂歡是一群人的寂寞,寂寞是一個人的狂歡”。
為什么會孤獨
出國后的圈子,沒有親人,朋友不再是一個班級那種概念里的。班里的同學你看的慣也好,看不慣也好,三年你躲都躲不過。而在國外,開心了就可以日日跟相見恨晚的朋友粘在一起,不開心了馬上撕逼永不相見也并非難事。老外的圈子一來并非那么好融入,二來畢竟本性還是不舍得丟棄自己的文化秉性去完全改裝成一個西方思考的人(所謂的香蕉人)。中國人的圈子我也說了,只會更復雜。出國留學的人,大多有西方思想的自我主義和說做就做的勇氣,也同時有些中國人自古熏陶的價值觀。這種四不像只會讓留學生很容易在國內國外都變成outsider。
另外,孤獨的原因太多了,大把的空閑時間,國內的熱鬧與自己空虛的對比,吃飯散步連個說閑話的人都沒有,回家不是竅門而且掏鑰匙??傆X得,出國,很容易就催老了一個人的心態(tài),習慣了孤獨,明白了歲月靜好,懂得了十幾年爸媽理所當然的守候是如此的珍貴。當外界的東西很多都空了,剩下你一個人,就會開始思考了。
總之,出國不會只是得了一紙文憑,更是成長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