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遠離自己的親人和國家,漂洋過海到達另一個國度。這里沒有熟悉的一切,一切都要重新學習。一開始可能會非常非常的不習慣,然后被孤獨、思念的情緒湮沒,甚至開始后悔、動搖。所以需要我們盡快融入到當?shù)氐纳?,小編給您支招,教您如何適應(yīng)當?shù)厣睿?/p>
第一步:安頓好生活
英國院校通常會優(yōu)先安排第一年入學的國際學生入住學校宿舍。所以一定要盡早申請宿舍。
辦理留學金融服務(wù)是行前準備最重要的步驟之一?,F(xiàn)金攜帶以“少量”為原則,在英國學習需要的學費和生活費可以先兌換成英鎊,然后通過匯票、電匯、信用卡、旅行支票等方式帶往英國。到英國后,應(yīng)攜帶護照、錄取通知書和在英國的住址證明,盡快去銀行開戶。英國銀行對海外學生申請英國信用卡的要求普遍較高,所以那些用慣了信用卡的學生,建議先攜帶國內(nèi)的信用卡到境外使用,待申請到境外信用卡之后再轉(zhuǎn)換使用境外信用卡。
第二步:適應(yīng)英式教學
英國的授課方式以講座和大課(Lecture)、小課(Seminar)和個人輔導(dǎo)(Tutorial)為主。學校會經(jīng)常邀請業(yè)界學術(shù)界的專業(yè)人士來校做講座,同時校內(nèi)的教授會以大課的形式來授課,輔以導(dǎo)師的小組輔導(dǎo)和個人輔導(dǎo),給學生一種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上會有很多機會參與到小組討論,公開發(fā)表意見時切莫過于拘謹,積累口頭表達的能力對提高學術(shù)陳述(Presentation)技能有很大的幫助。出發(fā)前,同學可以適當接觸英國本土的電影電視作品,提前感受英國英語的語境。
第三步:獲得打工機會
留學生們可以通過幾條途徑獲得有關(guān)短期工作的信息:學校的職業(yè)辦公室(Career Service Office)可以提供校內(nèi)外短期和長期職位的信息。另外,有意求職的學生還可留意學校內(nèi)的廣告牌、商店櫥窗里的“Help wanted”廣告,或?qū)⑶舐氁庀蚋嬖V你的朋友、老師、房東等,合理利用周邊的資源。
第四步:融入當?shù)匚幕?/strong>
足球在英國更深入人心,不妨在有比賽的時候去足球賽場或者去酒吧感受一下英國足球的魅力所在,英國的酒吧消費并不高,這也是留學生了解英國文化最簡單易行的方式。但去酒吧請一定攜帶附有出生年月的有效身份證件或者駕駛證。
英國每個城市都有公共圖書館,只要辦張借書卡,便可以免費借閱圖書和上網(wǎng)。出行也有省錢的妙計:只要隨身攜帶在校學生證或國際學生卡,可在當?shù)氐牟糠稚痰?、劇院、博物館以及購買火車票、大巴車票時獲得折扣。
英國和中國在文化上有很大的差異,所以盡快的熟悉本地文化,融入大環(huán)境,才能更好的生活和學習。
在面對中英兩國的文化差異,我們應(yīng)該如果去學習融入?答案是:從生活小事上學起!
談話切忌拐彎抹角
在英國談?wù)禄蚬ぷ鞯臅r候,最好直接切入主題;拐彎抹角地說話,會被視為浪費時間。英國人說“no”的時候,并不是要開始與你討價還價,而是表示他們要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同時,英國人是很有幽默感的,在嚴肅的談話中,也會穿插一些輕松的笑話。但他們在戲謔的時候,外表可能看起來很嚴肅,你可別以為他是在生氣。
社交從酒吧開始
大多數(shù)中國人都會覺得,英國人雖然有禮貌,卻很冷淡。的確,英國人不喜歡過于親熱,覺得這樣膚淺而且不真誠。太多的熱情和關(guān)注,會讓英國人感到奇怪和不自在,所以和他們建立友誼,確實要花些時間。
隱私對于英國人來說十分重要。個人問題,例如婚姻、戀愛關(guān)系、財政、健康等話題,應(yīng)當避免,除非對方是很好的朋友。另外,酒吧是英國人喜歡與朋友相聚的社交中心。中國學生可能會被邀請“出去喝一品脫”(go out to have a pint),作為與英國學生社交的開始。
吃飯、聊天交替進行
到英國人家去做客,應(yīng)準時赴約,不要早到,更不能遲到,并準備一些小禮物。吃飯時,吃完自己餐盤里的所有食物是禮貌的行為;如剩下食物,在英國意味著客人不喜歡這些食物。
英國人喜歡在吃飯時聊天,但這時需要注意吃東西和說話應(yīng)交替進行。吃東西時張大嘴和說話,是很不禮貌的行為,所以吃飯時,最好只往嘴巴里放少量食物。如果你必須張大嘴巴,最好用一只手遮住它。在英國文化中,飯后留下來進行社交談話,被視為禮貌的行為,因此聚會可能多延續(xù)幾個小時。
有事要預(yù)約
在英國,與人交往時還要注意:拜訪朋友前,要提前通知對方,不速之客會讓人討厭。應(yīng)當盡量避免在晚上10時后打電話到別人家,而晚上11點后打電話,則很可能被英國人當作有緊急事件。英國的許多服務(wù)都需要提前預(yù)約,如看醫(yī)生、理發(fā)、美容、配眼鏡等。如需要取消預(yù)約,就必須提前24小時通知對方,否則可能須支付取消費。
多學俗語用處大
在英國生活,中國學生可能會遇到許多不熟悉、甚至不明白的俗語。提前了解一些俗語,會給初到英國時的生活帶來很大幫助。
例如,“Loo”指廁所(WC),“Tube”指地鐵(metro),“Tea”在某些情況下指正餐,“Pants”指內(nèi)衣褲。人們說“flat”(公寓)而不說“apartment”。“To let”的意思是“供出租”。在非正式場合,常用“Cheers”代替“Thank you”。而當人們說“lovely”、“brilliant”、“magnificent”的時候,意思是“yes”。
付小費,不砍價
在英國餐館里,給侍者小費是很普遍的事,因為賬單里不包括服務(wù)費,通常按賬單的10%左右支付。在英國的自助快餐店中,顧客應(yīng)當自己收拾吃剩的東西,而不能像在中國一樣,把殘羹剩飯留在桌上。
中國人在買東西時,都習慣討價還價,而“砍價”在英國的商店和市場中卻并不常見,即使是在地攤上。因為英國地攤上的東西價格已經(jīng)很便宜,一般攤主都不會同意再降價。如果“砍價”,會被視為不可理喻。
接打手機看情況
一次聚會上,我的一個英國朋友抱怨中國人總是隨時隨地接聽電話,即便在他們與最親密的家人、朋友一起享受輕松一刻的時候也是如此。
在國內(nèi)時,我們習慣隨時隨地接打手機,而英國人在聊天或吃飯時,是不接聽電話的,他們認為這是一種無禮的行為。因此,在吃飯或者聚會時,盡量不要讓手機打擾到別人,我們可以把手機設(shè)為靜音,并使用語音信箱。
最后提醒大家,善于觀察生活,多聽多看,從細節(jié)上了解當?shù)匚幕M快適應(yīng)當?shù)厣盍晳T,會對我們的留學生活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