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我沒上過研究生,我其實也不太知道研究生的生活狀態(tài)到底是什么樣的。我們平時偶爾一起寫寫作業(yè),偶爾喝喝酒而已。所以你問我,臣妾也不知道該怎么辦啊圣上!這篇答案只是描述了一個本科學生的感受而已。
黑自己學校和黑別人學校的同學都留點口德吧。
回答問題前先傳個圖片。雖然問題不太一樣,但這就是我在學校三年的感覺。

總體來說和美國其他排名靠前的學校差不多,學習壓力,無休無止的考試作業(yè),peer pressure,無休無止的社團活動和找工作。
康奈爾給你提供了一個足夠高的平臺讓你去沖擊任何行業(yè)任何領(lǐng)域,只要你足夠努力。雖然不能和HYPMS的同學比平臺,但對于努力的人來說已經(jīng)足夠了。
學校挺冷的。大一那年我五月初過生日那天,下起了大雪。所以過去幾年逃了很多課...感謝VideoNotes的大力支持讓我沒有掛科。
無論從學習還是社團活動還是找工作來說,整個學校的peer pressure還是很強的。只不過我們經(jīng)常忽略一個問題,覺得有大神能學習又好社團也當主席之后怒拿offer打撲克牌。這種人幾年也就出一個,更多的時候你是看到一個學神,另一個social king,和另一個offer神...之后你把這三個人捏成一個人當假想敵了。Peer pressure這么搞能不大嘛。
在Cornell你可以選擇自己成為什么樣的人。(歡迎對號入座)
有些人選擇做一個心靜如水的學霸,每天學習健身搞研究,要的是對科學的追求和內(nèi)心的平靜
有些人選擇了變身Social Animal,在兄弟會里異常積極,抽抽大麻平時好好爬梯玩ONS
有些人從來學校的第一天就是找工作
有些人從來學校第一天開始就是為了3年畢業(yè)離開學校
有些人選擇天天宅在家
有些人選好多課最后全A+結(jié)束了一個學期
有些人選擇在學校里呼風喚雨,把更多的睡覺時間用來做社團和活動;
有些人選擇加入學校最難最高端的組織;迎娶白富美,登上人生巔峰
有些人選擇拒絕了微軟FB的工作機會,去讀PhD了
有些人選擇陪異地的男盆友/女噴油,休學一學期去別的學校伴讀
一般來說,只要不選太難的課(比如某些德國教授的),成績都問題不大。因為即使你考得差,班上總有更多墊背的。
在學校里讓我學會了其實英語口音不重要,能說明白就行了。最高境界不是你說話一點口音沒有,而是你一說話他們都聽得一愣一愣的...(或者一個人罵三個人不費勁兒)
上學的時候在你周圍總是有那么多閃(po)閃(zhi)發(fā)(lao)光(hu)而又遙(tian)不(tian)可(zhuang)及(bi)的人。
除了上課、做社團以外,在學校遇見了一群能讓我價值觀每年能改變一次的朋友。前一段有人問,在MOOC上了所有MIT學位所需要的課之后,能不能說就和MIT學生一樣。學習只是大學生活最小的一部分,你周圍的人才是讓你前進的不懈動力啊。
我給自己母校打6星。天氣減一星。一共五星。滿分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