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學期伊始,埃塞克斯大學兩年制雙學位碩士生王萌與其翻譯小組在埃塞克斯大學與TTC翻譯公司、布蘭德勒畫廊合作舉辦的2015年Translation Challenge翻譯比賽中榮獲中文組翻譯冠軍!

談及海外留學生活,埃塞克斯大學兼收并蓄、包容開放的校風令人印象深刻,同學們常笑說“如置身在聯(lián)合國”。
每每和臺灣同學談哲學談中華民族,和日本、印度學生講歷史講政治,聽德國舍友聊世界,總會發(fā)現(xiàn)世界就在我手邊。
我想成長的快樂,就是每一個這樣奇妙的相遇吧。感謝翻譯,給了我新的視角解讀世界。
除了安排緊湊的課堂學習,我們還有豐富的課堂模擬活動和校外口譯實踐,曾在語言學院模擬會議做交傳實踐、倫敦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做交傳實踐、科徹斯特鎮(zhèn)歷史文化遺跡做同傳實踐。
當然每一次的翻譯,在語言產(chǎn)出方面有成功也有兵敗滑鐵盧,可是每一次的實踐都帶來心的感悟、新的收獲。
為了我所想的,想了我所為的
除了緊張的學習,課余生活也豐富多彩。羽毛球大抵是心頭之愛,每一次的揮拍,體味速度與激情、揮灑汗水與壓力。也認識了世界各地的好朋友,也一起在比賽中練習平穩(wěn)的心態(tài)。
喜歡羽毛球,因為球場如同譯場,只有能力和態(tài)度為你贏得尊重,你練習了多少在你一揮拍就暴露無疑。
羽毛球的另一個態(tài)度——只要球不落地,拍子就不能放下——這種不放棄的態(tài)度就像坐進同傳箱,不管怎樣,堅持做完你所做的、你該做的。
也許都身處異鄉(xiāng),純真的同窗情誼是那樣的讓人溫暖。
病中的一粒藥,冬日里的一碗熱湯,你會知道同學,是幸福的近義詞。
是你們,讓我把每一個異鄉(xiāng)變故鄉(xiāng)。還記得我們的除夕趴,多年以后,一把吉他一首歌,也許早已不記得名字不記得旋律,但你的淺吟輕唱總會淡淡地彌漫,我想這樣的一個畫面,多年以后回想起來,也會是嘴角帶笑的吧。那個時候,我會想念你們……

除夕夜,天涯海角的大多數(shù)
賽事方才落幕,生活卻永不停歇。這一路上有風有浪,有晴有雨,也曾在第一次宿舍會議中一言不發(fā)因為一句也沒有聽懂;也曾在模聯(lián)社團的辯論會上一片茫然、不知他人所云。
不知所云,是常說的話,不知他人所云、不知自己所云。
但正如劉墉所言:“你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是你總往高處爬,它使你總有個奮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頭,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口譯之路,道阻且長,我們的“山”在那里,于是,心之所向,素履所往。向上走,即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
日子寫成詩,風里也有歌,倒映在你眼底的,我的世界
新的一年,我們祝愿祖國天更藍、水更清、人更美,惟愿大家鮮衣怒馬,詩酒趁年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