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兒女初上學?新州教育體制全攻略!

閱讀:10675
分享: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基礎教育系統(tǒng)大概可以簡單分成兩類:要錢的和不要錢的。

要錢的

私立學校,可以被稱為Independent School 或者 Private School。

大家都知道,學費昂貴。每年1-2萬刀不等,好像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在上漲。私立學校的學制往往是從Kindergarten(小學預備班)一直到Y12(高三畢業(yè))。上這樣的學校第一要有錢,第二要排隊(waiting list),在悉尼,很多有錢人為了上好的私立學校,孩子出生沒多久就去報名排隊了,當然如果孩子去面試時,校長認為孩子天資不夠,你再有錢和再報名早也沒用。

教會學校,CatholicSchool。

其實這個也是Independent School里的一種。學費適中,每年2000-5000刀不等。上教會學校條件是你得是個信教的家庭,(當然很多筒子說有很多教會學校有5%的名額是給非信教的家庭的,我不是很清楚),所以我們的上一代移民為了孩子入學,自己加入教會的很多,在社會上也有些爭議。

不要錢的

公立學校(Public School)

公立學校是最體現(xiàn)澳洲資本主義好的一個方面,因為它們不要錢(沒有學費)。

當然這不是說你一分錢也不花了,學校會以各種名目來向你收錢,但是這每年幾百刀的費用和私校的五位數(shù)學費來比,可以忽略不計了。

公立學校是州政府辦的,所有的基本辦學資金靠州政府預算撥款。因為是預算撥款,所以不可能公平。

這個里邊就有兩個主要因素會關系到學校的師資教學質量,一個就是學校的學生人數(shù),學生越多,能從政府和教育部拿到的錢就越多。第二個是校長,一個好的校長也會是一個很會搞錢搞關系的“政客”。

所以一般來說,規(guī)模大的小學肯定是比人數(shù)少的學校要好一些。比如說Chatswood Public School(學生有600人),它的師資力量絕對會比WestPymble Public School(學生有200人)強。

公立學校的學制分成兩段:

- K-6,也就是kindergarten(小學預備班)到Year6 (小學畢業(yè));

- 7-12,也就是Year 7(初一) 到 Year 12(高三畢業(yè))。

K-6的學校被稱為Public School,很少有PrimaryPublic School這個名字出現(xiàn),但其實就是primary school(小學)。比如Chatswood Public School,Artarmon PublicSchool……它們不會叫Chatswood Primary School,Artarmon PrimarySchool。整個NSW大概有1600多個Public School,最大的小學好像在Killara,有1000多名學生,在澳洲這也是個Giant。

要上小學的家長看這里

1. 在NSW,孩子7月31日滿五歲,當年就可以去公立小學(Public School)上Kindergarten(小學預備班)。錯過這個日子,晚點上也沒問題,不過根據(jù)洲政府的法律,所有的孩子滿六歲生日必須上學。

2. 去Public Schoolenrollment,是根據(jù)你居住的區(qū)來定的,一個租房合同或者自住房產(chǎn)的證明文件報名的時候是一定要帶的。鄰近的區(qū)的小學有時也可以讓你的孩子上,但是不能保證。比如你居住在Chatswood,Chatswood Public School是一定會讓你的孩子上的,但是如果你想去ArtarmonPublic School報名,就要看運氣了,如果他們的名額有剩,那就可以,然而這種情況通常不存在,因為Artarmon Public School被公認為是個好小學,本區(qū)報名的人一大把,不會有多的名額給外區(qū)。

在這1600多所公立小學里,只有少數(shù)的小學設有OC班 - Opportunity Class,香港人通常把OC叫成英才班,我們普通話通常稱之為精英班。

OC班是為Year 5和Year 6成績優(yōu)異天資聰明的孩子開的重點班。一般小學里不會有超過2個班的OC,最多的大概是Killara Public School,1000多名學生也自不過有4個OC班,Chatswood Public School有一個,Artarmon PublicSchool有兩個。

你可以從下面的網(wǎng)站看有OC班的小學名單:

www.schools.nsw.edu.au/learning/k-6assessments/oc_schools.php

OC班是根據(jù)學生所在的公立小學來分區(qū)的,要好幾個學區(qū)才會有一個。OC班的數(shù)量稀少,所以有OC班的小學所在區(qū)就會變成租房買房的熱門區(qū),價高房子難租,比如Artarmon。

但是如果你居住的區(qū)里的公立小學沒有OC班也沒關系,你的孩子可以報考別的區(qū)的有OC班的小學,但是這個OC班的小學是根據(jù)school zone來指定的。

比如,你住在West Pymble,孩子讀的是West Pymble Public School,考OC班的時候,只能報考ArtarmonPublic School的OC班。

你住在Eastwood,孩子讀的是Denistone East Public School,考OC班的時候,只能報考在WestRyde 的Ermington Public School的OC班。

但是有時一跨區(qū),孩子考上了,那個學校離的較遠的話,家長和孩子就會比較辛苦,為此家長搬家的也不在少數(shù)。

所以,有OC班的小學所在的區(qū)還是會搶手。比如你住在Artarmon,孩子考上了,就讀Artarmon Public School的OC班。你住在Chatswood,孩子考上了,就讀Chatswood Public School的OC班。

要讀OC班,必須在Year 4的時候當年五月份報名,當年7月底8月初參加招生考試Opportunity Class Placement Test,錄取以后是從五年級開始到六年級上兩年。

考試成績并不是決定性的,只是以是三分之二成績計入,另外三分之一是平時在校的成績(school assessment marks)。

OC班非常難考,比精英中學還難。去年10000多考生,錄取了1600多名,6:1的比例。(還有很多成績一般的學生根本沒有報名)。

反之,精英中學(selective High School)錄取比例倒是有4:1。

題外話,OC班還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私校的獎學金(Private School Scholarship),去年也是10000多個考生,只有300人“中獎”。這個大概是讀書的最高境界了吧。

要上中學的家長看這里

讀完小學(K-6),接下來就是Year 7 - Year 12 Secondary School。

一般被稱為High School,就是我們國內的中學。和小學一樣,你的居住地決定了上那個中學。

和國內一樣,有說“普通中學”和“重點中學”。大部分華人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就是上“重點中學”,也就是Selective High School。

在NSW,這樣的重點中學數(shù)量可不多,一共有

17所Fully Selective HighSchool

9所Partially SelectiveHigh School(high school with selective classes),

4所Agricultural HighSchool。

數(shù)量很少,但是幸運的是它們大部分都在大悉尼地區(qū)。

# Fully Selective High School就是整個學校(所有的班)就是個重點中學,在悉尼北區(qū)有 Hornsby Girls High,Manly High, North Sydney Boys High, North Sydney Girls High。

# Partially Selective High School就是部分重點中學,整個學校的大部分班級是普通中學的標準,但是有一兩個班是“重點班”。比如Chatswood High,Ryde Secondary College。

# Agricultural High School就是農(nóng)業(yè)中學,大家別嫌名字土啊。整個NSW最有名的重點中學是James Ruse Agricultural high School,在Carlingford。這個學校是一個BOB(Best of Best)。

它的HSC考試(高三的會考)成績從2001年到2007年連續(xù)七年是NSW的冠軍。這是個什么概念呢,比如去年的HSC成績,James Ruse有1093名學生參加,有804人平均考了90分以上,90+marks ratio達到了74%。

Selective High School和國內的重點中學一樣,是面向整個NSW州招生的,和你住在那個區(qū)無關。

精英中學Year 7的入學,主要是根據(jù)孩子在學校的平時成績和精英中心招生考試(Selective High Schools Test)的成績來決定的。校內成績在報名時又孩子所在的學校提供,精英中心招生考試在報名之后的下一年的3月份舉行。

精英中學還可以在Year 8到Year12入學,是根據(jù)每個學校的招生委員會設定的標準來評估學生的能力,評估方法包括內部和外部的考試,對學科競賽成績的評估和最后的面試。

在Year 5的當年10月份報名精英中學Year 7。

在當年的6月份報名下一年度入讀Year 8 到 Year 12。

報名是可以最多申請4所學校。如果是報讀 Year 7,在申請表上要按優(yōu)先順序填,最后只會得到按照優(yōu)先順序排在最前面的學校名額。如果是報讀 Year 8 至 Year 12,可以選擇4所學校,但是需要分別申請寄給學校。

精英中學數(shù)量不多,又沒有地區(qū)限制,所以也是非常難考,去年的錄取比例大概是4:1。和中國一樣,如果想要走傳統(tǒng)的academic路線的話,在Selective High School(重點中學)讀書,在Year 12的HSC考試成績優(yōu)異進入好的大學,是最好的了。

中學階段到Year 12(相當于國內的高三)就結束了,最后學生都要參加HSC(the Higher School Certificate)考試,我的理解是我們國內高中會考+高考的綜合版。這個高中文憑很重要,是被澳洲和英聯(lián)邦國家廣泛承認的文憑。

孩子讀完Year 12,拿到了Higher School Certificate,這個基礎教育就結束了。

要上精英中學的家長看這里

要入大學,這個Year 12 的HSC考試就是一個50%的決定性因素(另外50%是Year 12的在校平時成績評估)。如果你想你的孩子將來成為牙醫(yī)律師之類的熱門職業(yè)人群,最后HSC的成績一定得top 5%才行,那個差不多只有在精英中學實現(xiàn)的可能性大一些。

好啦,我們來看看為什么精英中學好。以2007年HSC考試90+marks ratio來作比較。

1. 成績前100名的中學里,有20個是公立精英中學,整個NSW一共只有30所精英中學,說明精英中學成績普遍很好。

2. 成績排在前十位的有7個是SelectiveHigh School (James Ruse,NorthSydney Girls,Sydney Girls,Baulkham Hills,Hornsby Girls,North Sydney Boys,Sydney Boys),3個是私校(Ascham,Sydney Grammar,Pymble Ladies College),其中TOP 5則全部是公立精英中學。這說明成績頂尖的學生并不是在私校里,而是在公立的精英中學里。

3. 成績前100名的中學里,普通公立中學只有14個,其他66個都是私立中學(包括教會學校)。說明普通公立中學的辦學質量明顯不如私校。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咬緊牙關也要送孩子去私校的一個原因。

澳洲留學個人申請經(jīng)驗:

澳洲留學申請墨大IT碩士與獲簽的經(jīng)歷

一波三折申請香港+澳洲碩士申請終獲簽的經(jīng)歷

澳洲留學經(jīng)驗: 趕不上回澳洲開學了怎么辦?

說說妹子我澳洲留學申請獲簽全經(jīng)歷!

成功被澳洲國立大學與墨爾本大學錄取攻略

澳洲留學生活攻略:

澳洲國立大學留學生的留學生活經(jīng)歷

澳洲留學最全指南 !新生入學到畢業(yè)回國

留學在阿德萊德大學:我的衣食住行

澳洲留學:我眼中的當?shù)厣瞵嵤?/a>

我的那些年:8年澳洲留學生活記錄

澳洲留學熱門關注

澳洲留學寄宿家庭  |  澳洲留學簽證   |   澳洲留學獎學金申請   |  澳洲大學費用

澳洲留學碩士費用   |  澳洲機場禁品    |   澳洲留學學校生活    |  澳洲八大名校就業(yè)率

澳洲留學熱門學校

墨爾本大學?。?a href="http://m.6898555.com/school/ADELAIDE.html">阿德萊德大學?。?a href="http://m.6898555.com/school/MQU.html">麥考瑞大學| 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

昆士蘭科技大學?。?a href="http://m.6898555.com/school/USYD.html">悉尼大學?。?a href="http://m.6898555.com/school/UTS.html">悉尼科技大學 | 臥龍崗大學

標簽: 大學 教育水平 留學選校 51offer編輯:su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