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留學傳奇申請經(jīng)歷:劍橋牛津全獎錄取

閱讀:36862
分享: 
英國名校牛津、劍橋大學都是非常難申請到的,而我卻有幸被牛津和劍橋大學全獎錄取,感覺幸運的同時也想來為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申請經(jīng)驗。

先來說一下我的留學申請結(jié)果吧:

申請國家:美國、英國

申請專業(yè):有機化學PhD(本科專業(yè):藥學)

申請學校名單:John-Hopkins, Boston College, Boston University, Georgia, UC-Irvine, Emory, Rochester, Sloan-Kettering Institute, Minnesota, Wayne State, Oxford, Cambridge

錄取結(jié)果:劍橋大學牛津大學

最終歸宿:劍橋大學

為什么要讀PhD.

這個問題幾乎是面試必問的問題,最簡單也最難回答。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由,但是在真正開始PhD之前,一定要想明白為什么,因為基本上人一生只讀一次PhD,不要讓這個荒廢掉。

下面這幾個理由都不是好理由(個人意見):1. 別人都在申請出國讀PhD,所以我也要申請;2. PhD是身份的象征(除非某些人特別看重Dr.的頭銜);3. PhD之后容易找工作;4. 如果不申請,語言成績就過期了。

我一共有三個時間段決定申請出國讀博,第一次是本科結(jié)束,那時候剛有GRE的成績,但是因為自己是本碩連讀,而且已經(jīng)聯(lián)系好了研究生,實驗室和實驗課題都很感興趣,所以第一次申請基本上沒開始就結(jié)束了。

第二次決定申請是研究生結(jié)束,當時有了G和T(paper-based TOEFL)的成績(這是最后一次PBT的考試的成績,如果放棄這一年的申請,就要開始iBT了),也開始申請第一所大學了。但就是因為“為什么要讀 PhD”這個問題沒有想明白,所以申請的動力一直不強,再加上畢業(yè)的壓力,而且自己有想先工作的想法,所以最后申請是不了了之。參加工作一年之后,我真正覺得要讀PhD。

主要原因有幾個:一是我想做的工作需要我經(jīng)歷過PhD的訓練,另外最好有Dr.的頭銜,最重要的是PhD可以為我將來的發(fā)展提供更好的起點和平臺?;谏厦娴睦碛?,我再次決定申請。(申請的整個過程會在后面逐漸說明)

讀哪里的PhD.

有很多地方可以選擇:國內(nèi),英語國家(北美,英國),非英語國家(德國,瑞士,法國等)。英語國家留學語言上會輕松一些,而且英語會有很大的提高。其實去非英語國家的大學里,只會英語也是沒有問題的,而且還能再學一門外語,只是生活上會稍有不便。

回想自己選擇在哪里讀PhD,真是沒有什么經(jīng)驗可談,我只能說是命中注定,或者是說我只能“順其自然”。

我開始只是想在國內(nèi)讀PhD(理由是不想考英語了),聯(lián)系好了實驗室,老師很歡迎。當時距離考博還有半年,一個朋友說這大半年時間正好是留學申請的時間,你GRE還有效(最后一年有效期),就申請試試唄,最多就是再考一個iBT唄。

就是朋友無意間的一句話,申請開始了第一次轉(zhuǎn)折點,由考博轉(zhuǎn)向出國。iBT成績不是很理想(90分,湊合申請)。申請了北美一共10所學校,我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興趣申請的,就是有我想做的課題與研究方向我才會申請。

這一點我是很注意的,我不會為了讀PhD而讀一個自己根本不喜歡的專業(yè)或課題。申請的學校也是拉開檔次的,而且有近一半的學校是我有同學在那里(說明水平差不多,把握應該大一些吧)。但是奇怪的是全軍覆沒,我甚至連waiting list都沒有。

這里要補充說明一點,出國前我是藥學背景,但是申請的方向是有機化學。這個雖然是姊妹學科,但仍屬于跨專業(yè)申請,有一定的難度(但是藥學專業(yè)申請出國更難)。所以申請的時候要取長補短。發(fā)揮自己的長處(藥學背景),看看哪些教授的課題是做交叉學科的(化學與生物學的交叉),他們會傾向要一些非直接專業(yè)(但必須是相關專業(yè))的學生。補足自己的短處(努力補足化學知識,向化學專業(yè)的看齊)。

我后來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是:申請一定要有針對性,不能拿一篇PS申請10所學校,略微的改動都不行,要特別有針對性的“重寫”才行。要根據(jù)自己申請的導師的研究方向,學系或者大學的要求來寫。(我最終理解是我命里沒有去美國的命)

第二次的申請轉(zhuǎn)折出現(xiàn)了,我表哥建議我申請英國。

可我只知道劍橋牛津,當時不僅已經(jīng)過了申請截止日期(獎學金申請的deadline),而且我的語言成績還不夠。我就是為了應付表哥,試著申請了牛津和劍橋。

誰知人生中的第一個offer就這樣戲劇性地來到了,來自劍橋的導師。當時我無法理解為什么這個老師會在明知我已經(jīng)晚于申請的截止日期,而且語言成績還不夠的情況下,依然會給我offer。后來我知道語言成績不夠可以去上語言班,英國offer的申請和獎學金的申請是分開的。我最終理解是命中注定讓我去英國。

后來我再次考iBT終于考過100分,但是由于沒有獎學金所以也沒有出國。我第一年申請就這樣結(jié)束了。

在這個小標題下,我想說的是:選擇去哪里讀PhD,首先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或者說去了不后悔的地方。這個興趣指的是導師的研究方向,另外也要看看導師對學生是不是好(以免去了后悔)。千萬不要為了出國而出國,去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地方,做自己不喜歡的課題,這樣真的是浪費青春。

其次,多聽聽別人的意見,我的兩次申請轉(zhuǎn)折都是因為別人的一句話。但是大方向要自己把握。所謂是自己把握戰(zhàn)略問題(為什么要讀PhD這樣的問題),戰(zhàn)術問題(申請的具體操作)可以聽別人的意見。

第三,申請的文書的寫作要有針對性,針對自己申請的地方寫PS,personal statement,或者是research proposal(寫這個不要怕和導師溝通,溝通有助于增進了解)。

第四,對拒信不要氣餒,對offer不要興奮。因為拒信不一定是壞事(以我來說,如果不是美國的拒信,我也不會來到英國),offer也不一定是好事(等大家知道我整個申請過程時候,可能有不少人會說這個offer真是個痛苦的offer)。總之,順其自然。

英語和獎學金

這兩個沒有任何的關系,我之所以放在一起是因為這兩件事在接下來的兩年申請中始終伴隨著我。這兩件是在英國與在美國有不同之處,需要特別說明一下。

英語:英國很多大學都有語言班,如果英語實在考不過,上語言班來彌補也可以。但是,英語是極其極其重要的!英語不是考試用的(考試只是暫時的),是交流用的(交流是最終的)!這里我想說一下國外教授對英語的看法:他們認為英語是工具,他們希望自己招的學生要會用英語交流,但是至于考試成績多少他們并不關心,考試成績很好卻無法用英語交流(這在外國人看來很難理解),考試成績一般但是可以用英語交流,他們認為這個可以接受,因為成績不夠上語言班。

我想說,語言是工具,出國之后不僅是學業(yè)上的交流,更多的是文化與生活方面的交流,但是沒有好的英語基礎,出國之后和在國內(nèi)不會有本質(zhì)的差別!

獎學金:英國的獎學金和offer的申請是分開的,有offer不一定有獎學金(可能個別的有,極少?。*剬W金不是向?qū)熒暾埖?,而是向獎學金評定委員會申請,而且各個獎學金評定委員會之間是獨立的,所以要分別申請。所以申請英國的大學,要仔細研究所能申請的獎學金的項目,然后逐一申請,要把能申請的都申請,以增大把握(不會有雙份獎學金的情況出現(xiàn),大學招生辦會對獎學金有調(diào)控的)。

國內(nèi)CSC的獎學金也要考慮,而且申請的人也是非常多的(我知道有很多學生不喜歡CSC的獎學金是因為有很多條件,但是英國的獎學金極少,一般導師給的offer都是沒有錢的,所以國內(nèi)的獎學金就一定要考慮了,因為英國的學費實在是太昂貴了?。┥暾堄莫剬W金是一個浩大且繁瑣的工程,一定要花時間多了解。

而且往往申請獎學金的時候還要寫PS一類的東西,這個PS又不同于申請 offer 的PS,所以很是麻煩。我申請劍橋一所大學,但是申請獎學金的PS就寫了三個不同的,因為是申請三個不同的獎學金。申請獎學金的時候要注意這個獎學金對所給的對象(申請者)的要求(或者是期盼),也就是他們想把獎學金給什么樣的人(換句話說寫PS要有針對性)。

在接下來的兩年里,我基本上處在申請獎學金與考iBT的交替過程中(我是邊工作邊做這些事情)。第二年申請,原本可以直接用原來的iBT成績,但是我很不幸地趕上劍橋大學提高了語言的門檻,更不幸的是正好我的語言成績不夠了,只能重考。接下來的兩年里我多次重考,但最終還是沒有達到語言要求,是上語言班才通過的。第二年申請獎學金再次失利。是第三年才申請上的。

有人問我為什么一定要申請劍橋(一棵樹上吊死),萬一最后申請不上怎么辦。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如果不是因為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劍橋,恐怕我也無法給出答案。因為在第二年申請再次失利的時候,我面臨著極其艱難的選擇??赡芎芏嗳艘裁媾R與我類似的情景:申請半成功(由于各種原因不能順利出國,比如獎學金啊,英語啊,簽證啊。面臨是否再申請一年還是就此放棄的抉擇)。不同的人會做出不同的選擇,很難說做出的選擇是不后悔的,因為總有很多種可能性,很難說不后悔。所以我無法建議是堅持還是放棄,而且我也并不推薦我自己的經(jīng)歷。

我只能說我一路走來是“別無選擇”:1. offer只有一個,這個劍橋的導師一連三年給我offer(實屬罕見),當然我也是一連向他申請了三年(恐怕更令人費解);2. 沒有其他的offer(美國全是拒信,由于后來GRE過期,不打算再考;再加上有了劍橋的希望,就把北美放棄了);3. 我雖然在第二年也拿到了牛津的offer,但問題是依然沒有獎學金;4. 劍橋的這個導師非常nice,再加上劍橋的誘惑,所以我最終在‘別無選擇’的條件下決定再次申請(我想這回將會是最后一次)。

這里“別無選擇”畫上了引號,是因為我自己也樂意做這樣的選擇,不是真正的別無選擇。當然,我想我也不會無限制的申請下去。當我第二年再次失利的時候,我?guī)缀醴艞?。因為我已?jīng)對第三年的申請不抱希望,我認為第三年的結(jié)果依然是有offer,沒有獎學金。好在我一直在工作,還不是真正的“一棵樹上吊死”。

這時候幫助我的人很多,主要是劍橋的導師,另外我工作地方的老師,也曾經(jīng)是劍橋這個導師的學生,他給我的幫助也非常大。,當然我壓力也很大(主要是家里的壓力和年齡的壓力)。所以我給自己設定,就只再申請一次,一所學校,一個導師。讓我沒想到的是成功了(其實這時候我真的已經(jīng)不興奮了)。

總結(jié)這個過程,我認為:1. 堅持不懈很重要;2. 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努力接受這一切,不管結(jié)果怎么樣;3. 給自己設定一個堅持的上限;4. 邊工作邊申請,這樣不花家里太多的錢(雖然我基本上還是靠家里,但是心里會好受些)。5. 由于我一直申請的是一個導師,增進了解很重要。三年下來,彼此很了解,所以最終能申請到獎學金,導師也是幫了很大的忙。

申請PhD,什么最重要

有很多人會有這個問題。我覺得什么都重要。在拿到PhD offer之前,所有的因素同樣重要,沒有不重要的,因為任何的缺陷都有可能導致申請的失敗。

如果說一定要找出最重要的,我認為能力最重要。這個能力包括很多,科研能力,學習能力,總結(jié)規(guī)劃能力,交流能力等等。其次,我認為心態(tài)也很重要,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始終都要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

總結(jié)說來,我認為真的不能說自己是成功的,和那些只申請了一年就拿了一把offer的人,我實在是慚愧??纯醋约旱纳暾埥?jīng)歷:三次開始申請,第三次申請一連申請了三年;一共考了1次GRE,1次PBT,8次iBT;一共申請12所大學,4個offer(一個來自牛津,三個來自劍橋,同一個導師,分別三年);一份全獎。有很多人說我申請的路走的太辛苦,這個我承認,而且我也承認如果不是因為是劍橋,我可能早就放棄了。但是,我覺得這個經(jīng)歷就是我的收獲,所有這個過程中的酸甜苦辣都是收獲,無法替代。最重要的是我能力的提高(提高的能力在我到劍橋開始PhD之后給了我豐厚的回報)當然還有年齡的增長,但伴隨的是心理的成熟,相信一切都是好事。

在申請的這個過程中,我開始吃素念佛(是真正的吃素念佛,這是我人生的重大轉(zhuǎn)折),這件事與申請看似沒有關系,但是我覺得如果說有看得見的關系,那就是影響了我的人生觀,從而間接或直接地影響了申請。

標簽: 留學指南 留學經(jīng)驗分享 51offer編輯:Amy
更多>>相關院校

劍橋大學

所在地區(qū): 英格蘭 所在城市:Cambridge TIMES排名: 1

優(yōu)勢專業(yè):航空和制造工程學 化學工程 土木工程 計算機科學 電氣及電子工程

1681個學生正在申請

免費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