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認證已經這么難了嗎?
前段時間部分新國立和南洋理工的留學生在某書上發(fā)貼,說自己留服認證失敗了,原因是“學習經歷涉及遠程學習方式”。
無獨有偶,有港校畢業(yè)生聲稱也遇到了這種情況,因為“赴港學習時間短”而被留服要求補充材料進一步審核。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以下簡稱“留服”)出具的“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書”非常重要,是證明其畢業(yè)院校授予學位有效性、真實性的重要憑證。
之前留服認證出現(xiàn)問題,更多是與專業(yè)歸類、卡“野雞大學”等相關,而如今在校學習時間和審核結果掛鉤,可見留服認證審核正變得越來越嚴格。
學校排名和認證是否被卡沒有必然聯(lián)系,真正與認證結果掛鉤的是你的在校學習時間。
那么關于留服認證的最新政策,你都了解了嗎?認證失敗應該如何申訴?今天給大家盤點一下~
1
加強學習時長、網課等認證審查
目前新加坡院校認證失敗的主要原因在于請假回國,上文中提到的港校留學生留服認證被卡主要原因也是時間問題。
因為認證時需提交留學期間護照(含所有留學期間的簽證記錄及出入境記錄),如果非假期期間出現(xiàn)長時間在國內的情況,就有可能以“與培養(yǎng)計劃不符”為由,不予認證。
能否通過認證一般取決于審核員對“長時間”的定義——通常來講,10天及以上是比較危險的。
如果全程不在留學地區(qū),以目前的形勢來看也是很有可能被要求補充材料的。
如果真的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一般需要準備哪些材料去和留服認證溝通呢?
- 個人陳述:因為什么原因回國或者沒有一直在境外(比如參加秋招面試筆試,部分國企和私企崗位必須要線下、港深通勤、論文與國內課題有關等等)
- 學校官方課程表:和留服 argue 時一般都會需要
- 郵件證明:跟境外學校老師往來郵箱溝通內容,截圖老師授權,比如同意部分課程離校上網課
- 假條證明:如因為個人原因需要回國,要證明已得到學校批準
因為一年制學制的同學非常容易面臨“入學即秋招”的問題,更大概率會遇到必須要回國參加筆面試的情況,所以建議這部分同學都做好以上準備。
2
加強學歷學位認證審查
留服中心7月發(fā)布了《關于對部分國外院校學歷學位認證加強認證審查的公告(五)》,決定對菲律賓、印度、蒙古的13所院校的學位認證啟動加強審查程序。
留服認證中心此前還做出說明,如果留學生在提交學歷認證申請后收到“不予受理通知單”,就沒有機會補充材料進行復核了,相當于直接pass。
3
留服認證添加標注
大家肯定都知道,留服認證不僅是找工作所需的證明材料,也是留學生回國享受落戶等政策的憑證,還是考公考編、獲取人才補貼等的重要材料。
自今年6月底7月初起,中留服還將“未全程在境外學習”等內容作為一項新標注,加在了認證書上。
不少同學擔憂,該標注會影響學歷認可度及就業(yè)前景。
中留服也及時做出了回應,表示“其目的是為了更真實地體現(xiàn)留學生的實際學習環(huán)境和經歷,確保學歷認證內容與學生的學習過程相匹配。”
中留服認為,類似于疫情這種特殊情況下的學習經歷,需要通過更為詳盡和準確的描述來體現(xiàn)。
“未全程在境外學習”這一標注,是對留學生在學習期間學習地點變化的一個說明。
它表明,由于某些不可抗力,部分留學生不得不調整原定的學習計劃,轉而在國內通過網絡遠程完成了部分課程。
這種寫實性描述的引入,不是為了貶損任何人的學歷,也不意味著學歷變?yōu)榉侨罩?,而是為了更加精確地反映留學生的實際學習經歷。
同時,這一政策調整并不是針對某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學校單獨進行的,而是一次全面性的改革,適用于所有參與學歷認證的學校和項目。
除了新增的“未全程在境外學習”,目前已知的留服認證標注還有3種::
- 彈性學期制:這一標注,通常出現(xiàn)在提供高度靈活性課程結構的教育項目中。比如韓國部分高校是允許學生自己根據自己的情況縮短學習時間的。
- 含境內研究經歷:這一標注,是針對那些雖然主要學習地點在國外,但在國內也進行了相當程度的研究或學習的留學生而設立的。
- 在外學習時間短于學制要求:這一標識,是指留學生在國外實際學習的時間未達到該課程或項目規(guī)定的標準學習周期。這種情況可能由多種原因造成,包括但不限于個人健康問題、家庭緊急情況、簽證延誤等特殊情況。
總之,留服認證的標注信息,是對留學生實際學習模式的一種客觀記錄,不會對學歷的認定產生任何影響。
無論留學生是以何種形式完成學業(yè),只要你的學術成就符合認證標準,都將獲得正式的認證和認可。
好啦,以上就是關于留服認證的最新消息了。
學歷認證對于每位留學生而言至關重要,絕不能將其視為留學后才做的小事,而是該在申請前就對其充分了解。
此外,大家在選校時也應謹慎,確保所選學校獲得中國教育部的認證,這是保障學歷認證順利進行的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