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留學圈的“常青藤榜單”,那就不得不提: QS世界大學排名、THE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U.S.News世界大學排名、軟科世界大學排名!
然而,本周, US.News卻接連遭受晴天霹靂!
11月16日, 耶魯大學法學院院長突然在官網(wǎng)上發(fā)布了一則關(guān)于本學院退出U.S.News排名的聲明(Dean Gerken: Why Yale Law School Is Leaving the U.S. News & World Report Rankings)。
同日, 哈佛大學法學院也以公開致信的方式宣布加入耶魯法學院的陣營,將一同退出U.S.News排名。
11月17日, UC Berkeley法學院院長也在致U.S.News的公開信中,強調(diào)U.S.News的行為跟他們所宣稱的態(tài)度和宗旨相違背,現(xiàn)在法學院是時候站出來指正他們的錯誤了。
加上9月哥大退出U.S.News,這算是U.S.News遭遇的 最大信任危機了!
U.S.News的回復也很快,首席執(zhí)行官稱他們的“最佳法律大學排名(Best Law Schools)是 為了讓學生們在法律教育方面做出最好的決定。
關(guān)于今年哈佛、耶魯、UCB法學院排名
自1990年U.S. News開始對法學院進行排名以來, 耶魯大學每年都占據(jù)第一的位置。而今年,依舊是榜一地位,但也不妨礙他宣布退出U.S. News排名。
哈佛法學院今年排在全球第四位。實力也是有目共睹,但是也毅然決然退出排名。
和哥大不同,哈佛和耶魯指責U.S. News衡量大學的標準存不合理,弄錯了教育的優(yōu)先權(quán),因此,他們選擇主動退出。
加州伯克利法學院,也在最強法學院列表之中,位列全球第九,是不少學霸的心中夢校。
退出原因
哈耶一直認為認為U.S. News的排名帶有 “誤導”模式,不利于法學院加強社會經(jīng)濟多樣性和支持低收入家庭學生的努力,甚至 直接阻礙了法律職業(yè)的進步。
其一是榜單過分強調(diào)法學院入學考試和GPA。
這兩項成績占法學院總排名的20%,卻忽略了成績較低但有前途的學生。
導致數(shù)以百萬計的獎學金都給了分數(shù)最高的學生,而不是最需要的學生。
其二是榜單在計算學生債務負擔時,忽略了學校資助的貸款減免項目。
排名低估那些院方支持公共利益的職業(yè)、need-based的獎學金和工薪階層家庭學生的項目。 削弱學校支持想從事公益事業(yè)的學生的積極性,無形中“勸退”了一些優(yōu)秀學生。
比如,耶魯大學每年設立獎學金,用來支持學生畢業(yè)后 從事服務社區(qū)和國家公共利益相關(guān)工作。 然而U.S.News排名并不看重這些內(nèi)容,更甚者將畢業(yè)后從事這些工作的學生歸類到 “失業(yè)”范疇。
而一些學生畢業(yè)后去讀研究生成為學者或從事其他職業(yè),U.S.News排名也未能體現(xiàn)這些學生價值。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學院院長Erwin Chemerinsky則在公開信中表示:伯克利法學院并不是反對排名,也不是因為排名傷害到了伯克利法學院,而是 U.S.News的排名存在問題,并在向其多次建議后仍未改變排名規(guī)則。
關(guān)于排名指標
那么,U.S. News排名全美最佳法學院的指標又是什么呢?
質(zhì)量評估(Quality Accessment)
-同行評估得分(25%)
-律師和法官評估得分(15%)
-就業(yè)成功率(Placement success)-2020年畢業(yè)生畢業(yè)10個月后的就業(yè)率(14%)和畢業(yè)時的就業(yè)率(4%)
-律師考試通過率(3%)
選擇性(Selectivity)
-LSAT/GRE中位數(shù)(11.25%)
-本科平均成績中位數(shù)(8.75%)
-錄取率(1%)
學院、法學院和圖書館資源(Faculty, Law School and Library Resources)
-教學、圖書館和支持服務的平均支出(9%)
-師生比(2%)-圖書館資源和業(yè)務(1%)
這些量化的標準的指標是否適合每一所法學院呢?
而基于排名的算法,也會讓不少想要上升排名的大學 鉆空子。比如,就按照榜單評估指標進行針對性提升以提高排名,而真正的教學水平是否有所提升,就不得而知了。
不止一次信任危機
把時間線拉回今年5月。
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蘭州大學等多所國內(nèi)985重點高校,宣布退出世界大學排名。也就是從2022年開始,這幾所中國大學不再向國際大學排名機構(gòu),提供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其中也包括U.S.News的排名。
不少反對進行大學排名的人會產(chǎn)生以下想法:
大學提供排名的數(shù)據(jù)很容易被操縱,且衡量指標不同,排名也無法完全展示一所學校的綜合實力。
同一所院校在不同榜單的排名更是大相徑庭,更別說具體到選擇某一專業(yè)了,這個時候,專業(yè)排名的誤差會更大。
排名還有意義嗎
看排行榜前,要先了解自己的擇校訴求: 是更重視學校的聲譽,還是更喜歡學校的學術(shù)氛圍,亦或者是想要把大學當做跳板,實現(xiàn)更好就業(yè)。
不同的榜單排名,單在某種程度上猶如一場考試,用以衡量學校的聲望和某一方面的水平,但是你必須明白, 沒有任何一種考試能衡量一切,也沒有任何一張榜單足以衡量學校的真正實力。
每一所耳熟能詳?shù)拿6际墙?jīng)歷過時間檢驗的,每一張畢業(yè)證書也都是每一位學子奮戰(zhàn)的結(jié)果。
小編向來認為, 排名不能說明一切,不同榜單的考察重點不同、評估重點不同,排名也會產(chǎn)生變化。
數(shù)字的確可以體現(xiàn)一些問題,但并不是選校的唯一依據(jù)。
選擇學校時,還可以綜合考量學 校的優(yōu)勢學科、學校提供的項目、院校教授的科研方向、獎學金項目、學校的軟硬件設施等其他因素,這樣才能精準定位到最適合自己的學校。
參考排名,但不要被排名所綁架,又該 如何理性借鑒大學排名?
如果更 注重學術(shù),那么你的參照順序應該是: ARWU>THE=USNews>QS
如果你更加 關(guān)注就業(yè),可以按照這樣的先后順序參考榜單: QS>THE>USNews>ARWU
留學目標是 英聯(lián)邦國家方向參考 QS、THE;目標美國方向,請參考US.News大學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