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諾貝爾得主都來自哪些大學?

閱讀:9576 來源:轉載 作者:留學監(jiān)理服務網
分享: 

每年的諾貝爾獎都會引發(fā)一波熱議,今年也不例外。國慶長假期間,2022年諾貝爾獎陸續(xù)“開獎”,現在所有獎項已經全部公布。查看2022諾獎得主的求學科研背景,美國高校又是最大的贏家。下面就看看這些諾獎得主都在哪里深造過吧!

 

1、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

 

10月3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頒發(fā)給了Svante Paabo,以表彰他對已滅絕古人類基因組和人類進化的發(fā)現做出的貢獻。

Svante Pbo曾經在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事博士后研究。今年有好幾位諾獎得主都有過在伯克利求學、科研的經歷。根據數據統計,伯克利的諾獎得主數量在全球排名第3,僅次于哈佛和劍橋。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作為“諾獎大戶”,學校能提供的資源都是最頂級的。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BNL)是美國最杰出的國家實驗室之一,從這里走出了多位諾獎得主、兩院院士。

除了研究所,UCB的學生還享有公立大學中最優(yōu)質的大學圖書館系統——20個圖書館,1100萬冊和電子期刊。另外為了獎勵諾獎得主,學校會為他們準備一個永久的專屬車位,牌子上寫著“預留給諾貝爾獲得者,全天使用”。

2、諾貝爾物理學獎

10月4日,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科學家Alain Aspect、John F. Clauser和Anton Zeilinger因在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的研究共同獲得這一獎項。

John F. Clauser本科就讀于加州理工學院,碩士、博士均就讀于 哥倫比亞大學;曾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教。

加州理工學院專注于理工科的教學研究,雖然學校規(guī)模比較小,但實力一流,搞科研的硬件設施絕對領先。

科研工作當然也離不開經濟實力的支撐,Caltech獲得了NASA、國家科學基金會以及衛(wèi)生與公共服務部等機構的資助,科研投資超過1.2億美元。

3、諾貝爾化學獎

10月5日,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化學家Carolyn R. Bertozzi、K.Barry Sharpless和丹麥化學家Morten Meldal,以表彰他們在發(fā)展點擊化學和生物正交化學方面的貢獻。

這三位化學獎得主中有兩位都是在美國有過求學的經歷。

Carolyn R. Bertozzi本科在哈佛大學就讀,后取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博士學位,現為斯坦福大學教授,

K.Barry Sharpless本科就讀于達特茅斯學院,在斯坦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畢業(yè)后在斯坦福大學擔任博士后。

Sharpless教授在2001年就曾經獲得過諾貝爾化學獎,今年再獲諾獎,成為第五位兩度贏諾獎得主,而且他還是中科院的外籍院士。

達特茅斯雖然是綜合大學但更像是文理學院,以本科教育為重點。達特茅斯在USNews最佳本科教育排名中常年 位列前5名,是藤校中少數專注“本科教學”的大學之一。

4、諾貝爾經濟學獎

10月10日,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Ben S. Bernanke、Philip H. Dybvig、Douglas W. Diamond,以表彰他們對銀行和金融危機的研究。

這三位諾獎得主都有美國大學淵源頗深。

Ben S. Bernanke本科畢業(yè)于哈佛大學,后取得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博士學位,曾擔任美聯儲理事,小布什政府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

Philip H. Dybvig本科就讀于印第安納大學,隨后又相繼獲得耶魯大學的碩士和金融學博士學位,目前在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任金融學博士。

Douglas W. Diamond,目前正在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擔任教授,他建立的道格拉斯--戴維齊銀行擠兌模型聞名于經濟學界。

芝加哥大學能走出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并不奇怪,因為本身芝大的商學院在世界范圍內就占據了榜首的位置。芝大注重理論,其學者和研究人員在眾多領域均開創(chuàng)了“芝加哥學派”,其中包括著名的“芝加哥經濟學派”和“芝加哥社會學派”。

對于想走學術道路的同學來說,芝大絕對是個好去處。更何況學校位于世界知名的金融中心,能夠獲得學界、業(yè)界的第一手信息。

標簽: 留學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