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高考填志愿很類似,在留學擇校時,很多同學都會給自己列一個申請學校表單,表單大概可以分為三類:reach(沖刺學校),fit(合適學校),以及safety school(保底學校)。
這三類院校中,保底院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選對了保底院校,能使同學們的申請更有保障。當然,保底院校的選擇是需要智慧和策略的。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選擇保底院校,守住offer的最后一道防線!
什么是保底院校?
每個申請人在確定選校名單時都會給自己留一條“后路”,即選擇幾所能夠保證被錄取的學校。這就是所謂的“保底院校”。這些學校的錄取率相對較高,且學生的自身條件往往高于錄取標準,不出意外的話是肯定會被錄取的(學生的錄取概率約為80%-90%)。這樣做避免了學生無學可上的尷尬局面。
有些同學肯定就會有疑問了:這么說來,保底院校也就是排名一般,不怎么好的學校咯?
事實上,很多接受率高的學校并非末流學校。他們可能只是對申請的學生采取“寬進”的政策而已,在較低的費用之下為學生提供強有力的學術指導。
然而,近年來,一些safety school也開始不safe了,一些保底名校的頂尖專業(yè)也開始提高門檻了。因此,對于保底院校的選擇,同學們也一定要認真謹慎。
如何選擇保底院校?
1.不要低估保底院校的申請難度
中國留學生喜歡把紐卡斯爾大學、卡迪夫大學、利物浦大學等作為保底名校。按以往慣例,這些學校對中國留學生確實很友好,但近幾年,情況變了。
隨著學校進一步發(fā)展,很多英國大學申請難度在潛移默化增長。比如利物浦大學,它的商科已經(jīng)不收三本的學生了,對雙非的學生要求也越來越高。并且其他專業(yè)三本的學生申請,也要有好的均分才能拿到offer。
2.不要挑比自己實力低太多的保底校
從入學率角度考慮,英國大學非常關心申請者在錄取后能否真正入學。以往招生過程中,很多不夠知名或稍遜色于頂尖名校的大學發(fā)現(xiàn),給一些成績較好的學生發(fā)了offer,最終他們卻沒來報到,導致入學率完全不達標。于是近些年這些大學錄取中國留學生時,變得更加慎重。所以大家選保底院校時,不要“委曲求全”,選自身實力遠高于平均錄取水平的大學,自以為萬無一失,殊不知這樣很可能不被錄取。
打個比方,如果你的成績能考上清華北大,但保險起見,拿一所二本大學保底。當二本大學看到你的申請時,反而覺得“廟小供不了大佛”,無情拒絕你的申請。
3.保底院校要與自身match
選擇保底院校,需考慮它與自己的個性是否符合,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啦~無論沖刺還是保底,都應仔細分析、反復斟酌,力求選出的學校都有適合且吸引自己的特質(zhì)。保底院校應該和dream school一樣,與你的價值觀、熱情、興趣匹配。這樣不僅保證了錄取幾率,而且一旦將來沖刺失敗,進了保底學校,也是在接受范圍內(nèi),不至于落差太大。
4.在某些方面適當讓步
留學生都希望選的學校在專業(yè)水平、綜合排名、地理位置、交通、生活、消費等各方面達到期待。但要知道,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因此保底院校可在某些方面適當讓步,即綜合考慮選擇性價比高的。
比如選專業(yè)水平較高但綜合排名不太靠前的學校,或選地理位置偏一點的,像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地區(qū),相對英格蘭中部地區(qū)的學校會好錄取一些。對于學商科的同學,蘇格蘭的八大高校,格拉斯哥、愛丁堡、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斯特林、圣安德魯斯等都可以考慮。
其實很多英國學校在本土認可度比較高,但世界排名不高,像東英吉利大學、??速愄亍⒗虮?、薩里等等。這些學校在英國畢業(yè)率、就業(yè)率都不錯,學校軟硬件環(huán)境也好,而且通常申請的學生較少,生活費用相對低,性價比就比較高。
5.如何判斷它是你的“保底院校”?
在留學黨們的申請過程中,“悲劇”時不時就會發(fā)生。不少學生誤將“適合學校”選為“保底學校”, 結(jié)果接連被拒。
為避免發(fā)生這種情況,同學們在決定保底學校名單前,需注意以下幾點:
(1)盡量多了解最新招生信息,衡量自己的學習成績、語言成績等處于學校招生線何種水平。如果你能排在前25%,那被保底學校錄取的幾率會很大。
(2)保底學校申請數(shù)量不要太多。相對沖刺學校,能進入保底學校的機會還是很大的,所以申請1-2所已足夠。
(3)學校排名拉開差距,例如沖刺學校排名前100,可以考慮100-200名的院校作為保底,像卡迪夫、貝爾法斯特等。
溫馨提示:選擇保底院校一定要仔細研究,不想去的學校,就不用浪費人力物力財力啦~
中國學生常申的保底院校
還想了解更多留學資訊?歡迎掃碼關注51offer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