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申請季已經(jīng)過半,大部分同學都拿到了自己的申請答卷,好或者不好一目了然。
申請結果不理想的同學,選擇認命的還是少數(shù)吧?那么,補申是否來得及呢?
答案是肯定的!目前除了少數(shù)熱門大學的熱門專業(yè)外,英國和澳大利亞大學還處于全面開放狀態(tài)。
現(xiàn)在提交申請,2021年2月到4月能陸續(xù)收到錄取結果,申請語言班、換無條件offer、申請住宿、辦理簽證等流程都完全來得及。
有補申想法的同學們,還需要考慮下面幾個問題~
01
有沒有必要補申?
有沒有必要補申,當然要看第一次申請時定校是否合理。
沖擊+適中+保底,是否各個層次都有。
除此之外,也要看錄取結果,如果只有保底的錄取了,那還有沒有適中和沖擊的院校沒有試過?
如果申請方案很合理,只是你單方面的不服氣,對結果不滿意,那么建議擺正心態(tài),想想其他途徑,比如:
GAP一年,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有些專業(yè)很認工作經(jīng)驗,有些很在意雅思,提升了競爭力結果可能比這次好很多)
換專業(yè)
(你也許更適合申其他專業(yè),比如英語專業(yè)強行轉商科失敗,那不如考慮一下教育或TESOL)
換國家
(比如英國和香港比較看重本科院校背景,而澳洲更加均分控,英港申請不理想,澳洲也許能申到世界前100)
.....
02
怎么補申?
比如前幾天過來咨詢的安大的一位同學:
案 例
安徽大學,市場營銷,2020年畢業(yè),平均分85.5,雅思6.5,畢業(yè)前后已經(jīng)開始工作,與市場相關,本次申請的是市場營銷以及傳媒類專業(yè)。
準備得倉促,前中介也不夠負責,文書沒給好好改(當然這是不是癥結還未知),申請了愛大、曼大、布里斯托、謝大、利茲,其中利茲申的是傳媒,其他都是市場營銷。
最終結果:謝大錄,利茲等待,愛大、曼大、布里斯托拒。
這個錄取結果其實在意料之中,沖擊的學校太高,適中院校不合理,且數(shù)量太少,最后只有保底院校錄取。
愛大和曼大商科,尤其是市場營銷專業(yè)競爭非常激烈,這位同學的硬實力雖然可以沖,但競爭力不夠,如果沒有其他出彩的軟實力支撐,很難拿到錄取。
適中院校布里斯托大學對安徽大學的均分要求是87,這位同學的85.5顯然不夠。而且只選布大一所適中院校,太單薄了。
這個案例中,要加申的話,建議考慮再沖一下華威大學 (商學院和WMG學院各選一個專業(yè)),KCL也可嘗試一下,商科和數(shù)字媒體都可選。然后加上杜倫大學(杜倫商科對安大要求85分,而且杜倫是均分控,均分達到后錄取概率大)、格拉斯哥大學、伯明翰大學,這幾個學校的商學院都很不錯。
總之,分析第一次的定校和錄取結果后,制定不同的補申策略再開始加申。這一點很重要,已經(jīng)錯了一次,千萬不要盲目地再錯一次,一個申請季經(jīng)不起太多折騰。
如果申請的所有院校都拒絕了,就要看自己的材料中是否有致命缺陷,或者定校是不是普遍偏高,需要加保底院校。
如果已經(jīng)有一個比較心儀的學校錄取,想再往上沖一沖,那么在合理范圍內,可以大膽地試一試。